试题详情
- 简答题长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肝损伤的机制是什么?如何解救?
- 肝脏代谢,主要与葡糖醛酸、硫酸及半胱氨酸结合。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有毒性作用。解救应及时给予拮抗剂N-乙酰半胱氨酸(开始时按体重给予140mg/kg口服,然后70mg/kg每4小时1次,共17次;病情严重时可静脉给药,将药物溶于5%葡萄糖溶液200ml中静滴)或口服蛋氨酸,对肝脏有保护作用拮抗剂宜早应用,12小时内给药疗效满意,超过24小时则疗效较差。同时还应给予其他疗,如静脉输液和/或利尿以促排泄,以及血液透析。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异烟肼常可引起中毒性精神病,可服用下列药
- 药物特殊毒性的概念、特点和主要研究内容?
- 药物毒理学研究的目的和在新药开发中作用?
- 药物的急性毒性实验选用至少两种哺乳动物,
- 接触下列哪种化合物,常引起急性粒细胞白血
- 关于药源性红斑狼疮样肺炎,描述错误的是:
- 以下引起药物性哮喘的药物致病机制叙述错误
- 简述肾上腺素刺激试验?
- 雷公藤对免疫系统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
- 可能诱发眼压升高的主要药物及机制?
- 药物引起肝损伤的原因是什么?(可从肝生理
- 药物引起心血管系统损害的类型有哪些?
- 简述引起药源性哮喘的机制和代表药?
- 试述一般药物和抗癌药物的致癌作用?
- 胺碘酮引起药源性甲状腺疾病的机制不包括(
- 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及其评价方法?
- 哺乳动物的长期致癌试验的设计原则,注意事
- 长期应用以下哪种药物易导致甲减?()
- 溶血实验中受试药物在多久时间内不引起溶血
- 药物对粒细胞有哪些主要的毒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