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认知法的理论基础及其主要特点。
-
认知法又叫“认知——符号法”,被认为是“现代的语法——翻译法”。其主张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智力的作用,注重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发现和创造性的作用,目标是在听、说、读、写全面掌握语言。
(一)理论基础:
1.语言学基础: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
2.心理学基础: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
(二)主要特点
1.教学原则:
①把培养语言能力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
②以学生为中心
③提倡演绎法,启发学生发现语言规则
④主张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全面发展
⑤适当使用学生母语。只用母语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语言现象
⑥反对有错必纠,主张不影响交际的错误,不急于纠正
⑦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和有意义的操练,先理解(认)再操练(知)
2.不足:
①转换生成语法尚无法应用到外语教学的实践中
②完全排斥机械性训练值得商榷
③知法作为一个教学法体系还不够完善,须进一步研究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为什么说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习
- 教学单位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单位,它是依据
- 学能测试
- 课堂教学遵循这样的流程:()三个阶段。
- 教学到位分为()和()。
- 简述认知法的理论基础及其主要特点。
- ()是外语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教学目
- 汉语水平考试
- 简述词汇教学的任务和选择所教词汇的原则。
- 怎样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 汉语水平考试属于()。
- 影响听力理解的客观因素有()、()和()
- 心理学理论对于第二语言教学法有什么影响?
- 汉语词汇语法有什么特点?
- 听力课的课堂教学有()、()、()几个阶
- 教学内容结束的主要形式有:()(选择三个
- ()指的是试卷能否客观地反映测试对象的水
- 语言的()的本质特点决定了语言教学的目的
-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应如何处理目的语教学与母
- 无论母语还是目的语,它们都受语言学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