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关于司法解释第二十四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以施工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烦请解释“施工行为地”。
-
关于施工行为地的概念,现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通常存在两种看法:
1.认为施工行为是指承包人对于设计图纸上的设计内容,在指定地点,经过承包人的工作将其变为实物的过程。因此,施工行为地仅应为工程所在地。
2.认为施工行为是指承包人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如有)的施工过程,因此,除了工程所在地外,人力、物力、财力的来源等均可作为施工行为地。如果在某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承包人的垫资行为,那么因垫资发生纠纷经双方协商不能解决,除了选择工程所在地外,亦可选择垫资资金来源地,即银行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我同意第二种观点,否则司法解释就没有必要作第24条规定了。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请问校方是否有权选择承包方?如何避免投标
- 工程预付款在工程进度款中的扣回比例双方合
- 有按招投标价款签订的合同,但签订后,双方
- 当事人于1999年6年签订了一份施工合同
- 某村委会,其上级主管部门系某经济技术开发
- 建设工程合同规定,工程质量应达到优良或
- 依据《司法解释》第20条规定的内容,如果
- 甲方将工程总承包给一个施工单位后,已办理
- 由于发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从而造成承
- 关于竞价谈判:A、B、C、D四家单位参
- 实际施工人起诉转包人主张支付工程款的,工
- 公司承揽了一个合资企业的工程,工程价款为
- 建设工程中为该工程垫资的借款合同可以作为
- 2001年某施工企业与某碳素厂签订了施工
- 甲企业(发包方)与乙建筑公司(承包方)签
- 建设部与国家工商总局制定并推广的建设工程
- 工程因建设单位进度款不到位而中途停工多次
- 承包人起诉要求工程款,而发包人缺乏偿债能
- 结算书上只有建设单位公章,而没有法定代表
- 项目经理部是否可以作为诉讼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