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 病例摘要:苏某,男,35岁,已婚,农民,于2013年8月8日就诊。 患者于2天前因赴宴饮食过量,之后感觉胃脘胀满不适、嗳气、呕吐,呕出物为酸腐食物,得食愈甚,吐后反快,大便溏薄,酸腐臭秽。现症见: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得食愈甚,吐后反快,大便溏薄,气味臭秽。既往无肝炎、结核、糖尿病病史及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T37.5℃,P86/min,R20/min,BP12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语利,查体合作。苔厚腻,脉滑实。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6/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1.6×109/L,N0.85,L0.15,Hb120g/L,RBC5.0×1012/L,Plt200×109/L;腹部平片未见异常。 根据给出的病例资料,按住院病历的书写格式完成书面辨证施治。
  • 基本资料:苏某,男,35岁,已婚,农民,于2013年8月8日就诊。
    主诉:呕吐、胃脘胀满不适2天。
    现病史:患者于2天前因赴宴饮食过量,之后感觉胃脘胀满不适,嗳气、呕吐,呕出物为酸腐食物,得食愈甚,吐后反快,大便溏薄,酸腐臭秽。未用药,因症状无缓解,遂来医院就诊。现症见: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得食愈甚,吐后反快,大便溏薄,气味臭秽。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糖尿病病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其他情况:无其他特殊情况。
    体格检查:T37.5℃,P86/min,R20/min,BP120/80mmHg。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语利,查体合作。苔厚腻,脉滑实。
    皮肤、黏膜、淋巴结:未见异常。
    头颈部:头颅五官无异常,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
    胸腹部: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6/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脊柱四肢:未见异常。
    神经系统:无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1.6×109/L,N0.85,L0.15,Hb120g/L,RBC5.0×1012/L,Plt200×109/L;腹部平片未见异常。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根据患者呕吐酸腐、胃脘胀满不适2天,故可诊断为呕吐。患病前有饮食不节病史,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得食愈甚,吐后反快,大便溏薄,气味臭秽。中医辨证为饮食停滞证。
    病因病机分析:因饮食不慎而伤胃,食停气滞,故脘腹胀满疼痛;食滞胃脘,胃失和降,浊气上逆,则呕吐酸腐、嗳气厌食;进食则食滞更甚,实邪阻碍,故病情加重;吐后实邪消减,胃气通畅,故吐后反快;食滞内停,浊气上腾,故苔厚腻;正气尚盛,故脉滑实有力。
    西医诊断依据:
    1、起病急,由饮食不当之诱因。
    2、以呕吐、胃脘部胀满、疼痛为主症。
    3、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1.6×109/L,N0.85,L0.15,Hb120g/L,RBC5.0×1012/L,Plt200×109/L。腹部平片未见异常。
    西医鉴别诊断:本病可与肠梗阻相鉴别。本病虽有呕吐,吐后反快,但是无腹痛、便秘,腹部无压痛或触到腹部包块。腹平片未见液平。故不诊为肠梗阻。
    诊断:
    中医诊断:呕吐(饮食停滞)
    西医诊断:胃炎(急性单纯性胃炎)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方药:保和丸加减。
    山楂10g,莱菔子10g,神曲12g,陈皮10g,法半夏6g,茯苓10g,连翘10g,生姜6g。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次150ml,每日2次。
    调护:呕吐剧烈者,应卧床休息。饮食所伤的呕吐应暂时禁食,伴有高热的饮食以流食为宜。
    西医治疗原则:
    1、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紊乱。
    2、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3、对症治疗
    (1)抗胆碱药物:东莨菪碱。
    (2)抗组胺药物:异丙嗪。
    (3)促动力药:胃复安、多潘立酮、西沙必利。
    (4)安神或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氟哌啶醇。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