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形式?
  • 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有以下几种: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是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较短时间内简明扼要地讲完要讲的心理知识,剩余的大多数时间用来组织学生在各种模拟的情境中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体验,学会自我调节;也可以是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直接获得必要的心理知识,使他们对自身的心理能够得到科学的认识。
    (2)开展专门的心理辅导。目的在于通过专题辅导,解决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创设团体情境和开展活动,预防个体在各发展阶段由各类问题引发的一般性困扰,内容以个体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关键事件为主;二是小组心理辅导,以学生实际需要和效果为准,具体包括组长的选定、组员的具体组合、活动主题的确定等环节。
    (3)进行学校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属于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人的心理有共性的一面,但更多的则表现为个性化的一面。前者往往通过团体的心理课程和学科渗透来实施,而后者就需借助于专业化水平比较高的心理咨询了。心理咨询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或心理健康中心等形式予以具体实施。如通过门诊咨询予以当面辅导;分班、年级或学校统一设立心理辅导信箱,及时了解学生心态、发现问题,通过书信等方式及时解决具体问题,满足学生需要;设立热线电话进行电话心理辅导;结合思想教育进行谈心辅导。通过个别心理辅导帮助那些有个别心理问题和特殊需要的学生,向其提供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建议,提高其心理保健能力,从而预防问题的产生和激化。
    (4)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科渗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水平等心理品质。各种教育场合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因素,把心理辅导有机地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各项教育活动之中。例如,通过组织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科技、体育、卫生、艺术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5)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学校要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注意同家庭和社区建立联系,逐步形成学校与家庭、社会相互协作的心理辅导网络。从学校内部来说,不仅要有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而且还要创设尊重、理解、信任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发展积极情感,增强适应能力和耐挫折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要通过家访、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同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认识,争取他们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配合。要充分利用医疗、社区等社会资源,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