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刻板印象的形成途径。
-
(1)所谓刻板印象(也有人译成定见),是指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印象。
(2)刻板印象的形成途径。
①个人的经验。人们与一个群体接触时,与其中的一两个成员的互动就构成了刻板印象形成的基础,即使与多个成员互动,也会形成夸大了的,不准确的刻板印象。原因有二:
a.由于新鲜的、极端的、突显的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一个群体中的特殊成员对刻板印象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b.一个群体所从事的社会行为会影响人们刻板印象的形成。
②社会学习。刻板印象的获得不一定是依据个人的亲身经历,也可以从父母、老师、课本、媒体分析得来。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1970年—1982年出版的十册全日制学校小学语文课本。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简述自我导向中目标的寻找和选择是怎样进行
- 群体对个体施加的压力使其遵从的两种形式是
- 和基本归因错误有着十分密切联系的是:()
- “宝宝玩偶”实验
- 座位排列方式适用于师生交往比较多的活动(
- 在Ayres(1991)的研究中,去90
- 比较水平
- 简述引起侵犯行为发生的原因。
- 人际吸引的条件有()
- 影响遵从的因素主要包括()、群体的特点和
- 国内大多数野生动物园中乘车进入动物的放养
- 随时间的推移,人们往往把信息本身和沟通者
- 他人在场,往往会促进个体的利他行为。
- 威廉詹姆斯认为自我意识应该包括生理的、物
- 权威是一种制度化了的权力,它包括()领袖
- 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四个因素不包括()
- 社会心理学认为印象的形成有两个方面分别是
- 在开会的时候教师并没有听之前同学的发言,
- 相应推论理论认为,如果某人在课堂上大家沉
- 西方的种族歧视属于一()对社会认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