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著名的狂草墨迹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继承与发展?
  • 狂草书体,最早称为“一笔书”,是汉末张芝创造的。但“一笔书”是什么模样呢?据文献记载:“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联,隔行不断,谓之一笔书。”张芝所写的“一笔书”墨迹,世上早已无存,就连《淳化阁帖》中标题为汉张芝的《知汝帖》等四帖草书,也被米芾鉴定为唐代张旭的作品。在东晋,王献之的草书学张芝,存世的草书墨迹有三行,名为《中秋帖》,后人却认为这是米芾的临本,即是临本,但对“一笔书”的风貌也能得到初步的了解。到了唐代,“四声始于沈约,狂草始于伯高(张旭)”。这就是说,狂草这个名称是从张旭时开始的,人们把张旭的草书称为狂草。它和“一笔书”比较,虽在体势连绵方面大约相似,但其内涵已有明显的不同,张旭的草书创作是“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发之”,带有很重的感情因素,其风格同李白浪漫豪放的诗歌一致。“狂草”一词,十分形象地把草书的形式和感情色彩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张旭存世的墨迹只有《古诗四帖》一件,草书四十行,它是由明代董其昌鉴定的,现在也得到人们进一步肯定。观其书迹,虽说渊源于王献之一笔书,但其时代特征和强烈的个性表现无遗。丰道生说:“行笔如从空掷下,俊逸流畅,焕乎天光,若非人力所为。”董其昌也说:“有悬崖坠石,急雨旋风之势。”用笔如锥划沙,纯用中锋,抛弃了以前兼有侧锋的用笔。张旭之后不久,又出现了一个大草书家释怀素,存世狂草墨迹著名的有《自序帖》和《苦笋帖》。《自序帖》有一百二十六行,六百九十八字。《苦笋帖》仅两行,十四字。品其风貌与张旭接近,明显是受了张旭的影响,而且怀素也坦率地承认,在《自叙帖》中自豪地记载舟对他的评语:“昔张旭之作也,时人谓之张颠,今怀素之为也,余实谓之狂僧,以狂继颠,谁曰不可?”他那幅笔飞墨舞的《自序帖》就像一组感情奔放的抒情曲,着实动人心弦。
    “以狂继颠”就是他的书法艺术表现特色,所以时人把他和张旭并称为“颠张醉素”。但他们在用笔方面也有较大的区别,黄庭坚曾指出张旭用笔“肥劲”,怀素用笔“瘦硬”。用笔瘦硬就是怀素在书法艺术上的创造和发展。
    在宋代,能继承和发展狂草的书家只有黄庭坚,存世的狂草墨迹有数件,最有名的是《诸上座帖》和《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有九十八行,四百七十七字,现藏故宫博物院;《李白忆旧游诗卷》前阙八十字,存五十二行,三百四十余字,现流落日本,这两篇均为黄庭坚狂草的代表作,风格大体接近,沈周赞其书日:“笔力恍惚,出神入鬼,谓之草圣宜焉!”孙承泽亦曰:“字法奇宕,如龙搏虎跃,不可控御,宇宙之奇观也。”黄庭坚自述他草书的渊源,最早师法周越,用笔有抖擞的习气,后来观苏子美书乃得古人笔意,又见张旭、怀素、高闲的墨迹,方知用笔之妙,但他并不满足于此,在晚年入三峡,见长年荡浆而大悟笔法。与张旭、怀素的狂草进行比较,黄庭坚的草书表现出笔意古雅,韵度飘逸,感情较为含蓄。固所以南宋姜夔评曰:“近代山谷老人,自谓得长沙三昧,草书之法,至是又一变矣!”
    在明代,善草书者不少,其中以祝允明善狂草最著名,祝允明存世草书墨迹较多,以所书《前后赤壁赋》可为代表,文嘉评其书曰:“枝山(祝允明)此书点画狼藉,使转精神,得张颠之雄壮,藏真之飞动,所谓屋漏痕、折钗股、担夫争道、长年荡浆等法咸备,盖晚年用意之书也。”祝允明传统功力深厚,仅草书方面,对前人的作品无不精心临写,集众所长,表现出风骨烂漫、天真纵逸的个人风格。其弱点是用笔稍扁,略少含蓄。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