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 不昧(不寐)(40分) 例:王某,女性,19岁,未婚,学生。于2010年11月2日初诊。 患者1个月前主因学习紧张、压力过重而致睡眠不佳,多梦易醒,白天精神不集中,记忆力明显下降,头晕,四肢倦怠,口淡乏味,不思饮食,故来院就诊。现症见:夜间入睡困难,一般一夜睡4~5小时,白天精神不集中,记忆力明显下降,头晕,面色少华,口淡乏味,不思饮食,四肢倦怠。既往体健,15岁月经初潮,经量少,经色淡,无药物过敏史。 查体:T36.5℃,P84次/分,R20次/分,BP116/70mmHg。其他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神经官能症相鉴别。
  • 主诉:失眠多梦一月余(1分)
    现病史:女性,19岁,未婚,学生。者1个月前主因学习紧张、压力过重而致睡眠不佳,多梦易醒,白天精神不集中,记忆力明显下降,头晕,四肢倦怠,口淡乏味,不思饮食。现症见:夜间入睡困难,一般一夜睡4~5小时,白天精神不集中,记忆力明显下降(2分)
    既往史:无药物过敏史(1分)
    体格检查:T36.5℃,P84次/分,R20次/分,BP116/70mmHg。其他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1分)
    辅助检查:三大常规示正常(1分)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5分)
    以夜间睡眠差为主症,诊断为不寐。久思伤脾,耗伤心血,心脾两虚,发为本病。患者因学习紧张,压力过重,加之营养稍差等而致心脾两虚。心主血,脾为生血之源,心脾亏虚,血不养心,神不守舍,故睡眠不佳,多梦易醒,记忆力明显下降;气血亏虚,不能上奉清窍则头晕;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少华;脾失健运,则口淡乏味,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为心脾气血两虚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6分)
    1.睡眠不佳,多梦易醒,白天精神不集中,记忆力明显下降,头晕等。
    2.T36.5℃,P84次/分,R20次/分,BP116/70mmHg,营养稍差,精神疲倦。
    3.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鉴别诊断:(4分)
    神经官能:可伴神经衰弱等表现,但同时有情绪异常,可有忧郁、焦躁、强迫症状,相关心理量表可协助诊断。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不寐(2分)
    中医证型诊断:心脾两虚证(2分)
    西医诊断:神经衰弱(3分)
    中医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2分)
    方剂:归脾汤加减。(2分)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3分)
    人参6g白术10g黄芪15g当归12g甘草6g远志10g酸枣仁30g龙眼肉12g生姜3片大枣5枚茯神10g木香10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及方法:(5分)
    1.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适度运动,心理疏导。
    2.夜间辅助催眠药物。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