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请选择3个儿童家庭教育方法,依据该方法联系实际阐述儿童家庭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
-
(1)实践操作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借助于儿童参与的各种动手、动脑的操作活动,来促进儿童发展的方法。家长首先要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实践;其次家长要鼓励孩子进行各种科学探究实践;第三,家长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游戏活动;第四,家长要鼓励儿童参与社会交往活动。
(2)环境熏陶法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有意识地通过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对孩子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教育方法。对于物质环境的创设,家长首先应注意为儿童准各丰富的玩具和操作材料;其次,家长要注意保持家庭环境的干净、整洁,这对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具有暗示作用。第三,家长应注意运用音乐、美术作品和自然物等美化家庭环境,这对孩子的艺术品位和修养有良好的熏陶作用。精神环境创设应做到:第一,为儿童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第二,尊重孩子的人格、主体性和自由;第三,注重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
(3)赏识奖励法是指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优良行为,并对孩子的优良行为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的方法。首先,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和赏识要与儿童的具体行为和进步相联系;其次,家长要把握好表扬鼓励孩子的度;第三,家长对孩子的鼓励方式尽量以精神鼓励为主,少承诺物质奖励。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的内容有
- 直觉行动思维是5—6岁儿童主要的思维方式
- 家长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儿童行为的重要因
- 家长在家长学校学习主要是接受教育,付诸于
- 不同类型的家长亲子观会导致不同的教养态度
-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对0-3岁儿童的情意萌发
- 日本的儿童家庭教育有何特点?
- 智力低下是所有脑瘫患儿的主要伴随症状。
- 试从家长的儿童观联系实际分析家长的教育观
- 简述各类特殊儿童的早期发现反方法。
- 简述0-3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合作共育活动
- 如何培养3-6岁儿童的社会性?
- 简述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共育的方
- 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的智商在50—70或55
- 家长的教育观间接影响其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和
- 截肢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应注意()
- 幼儿园、社区不仅能够为学前儿童身体健康发
- 孤独症儿童的特征有()
- 孤独症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视觉和听觉信号
- 家长的人才观会影响到家庭教育的目标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