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审美距离说”的基本主张.
-
(1)“审美距离”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和语言学家布洛.布洛认为,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对象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距离既不是空间上的,也不是时间上的,而是一种心理的距离.
(2)布洛的心理距离指的是对象与主体之间实际利害关系的分离.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带着功利的目光去观看事物时,事物的某些侧面往往被我们忽视了,而借助一定的恰到好处的心理距离,这些侧面就会引起我们的注意,突然闪现,成为一种"艺术的启示",为观赏者带来审美的愉悦.因此,心理距离构成了一种审美原则,同时也是一切艺术的共同因素.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文学语言的本色化是指与人的()
- 经验与体验的差别是()
- 审美注意
- “净化说”()的提出者是()。柏拉图提出
- 艺术创作的潜动机
- 弗洛伊德认为一切艺术家无不是白日梦型的幻
- 举例分析艺术家孤独体验形成的原因。
- 结合实例分析文学语言层面与心理蕴含的关系
- 人本主义心理学
- 20世纪影响最大的文艺学流派是()。它独
- 高原体验是()提出的。对于感受到的敬畏与
- 文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
- 举例分析形式情绪改造、征服题材情绪并形成
- 李白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说明
- 癫狂状态往往是()
- 简述移情说的基本观点.
- 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是
- 现代心理学和产生是以()为代表的实验心理
- 举例分析文艺接受过程中的心理共鸣现象.
- 提出“出入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