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从苏俄三次对华宣言看中苏关系的转化。
-
1919年7月苏俄首次发布对华宣言,宣布废除1896年中俄密约即此后有关中国之不平等条约,废除帝俄在华之领事裁判权,放弃庚子赔款的俄国部分,放弃租借地和租借,将中东铁路矿产林业等权力,全部归还日本,不受任何报酬。
1920年9月,苏维埃政府再次发出照会,即第二次对华宣言,其内容与第一次基本一样,惟增加了一些对两国相互交往的意见。值得注意之处为中东路的处理上乃变为两国对于经营中东铁路办法中,关于苏联对该路之需用,允订专约。表明了其对中东路享有权利的主张。1923年9月,加拉罕发表第三次宣言,则更是对诸多问题尤其是中东路问题持保留态度。比较苏俄三次对话宣言,其给予中国的承诺越来越少,这是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第一次对华宣言发布时,苏俄刚刚建立,国内外形势严峻,外交上急于得到中国承认,遂做出巨大让步。到后来,苏俄统治稳定下来,遂谋求在华利益,尤以中东路问题突出。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简述一国两制解决国际争端的意义
- 中共八大外交方针的意义。
- 洋务运动
- 第一次建交高潮
- 抗美援朝的伟大意义
- 中美大使级会谈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 中国人民志愿军揭开了入朝第一次战役的序幕
- 试论述中苏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
- 1971年7月9-11日,()应邀秘密访
- 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与新中国互派大使的是(
- 中国解决边界问题的基本原则立场。
- 简述中共八大外交方针的背景、内容。
- 2012年7月7日,日本首相()表示,为
- 分析全面抗战初期中国外交困境的原因。
- 2001年9月3日-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
- 当今维持世界和平的途径是()。
-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外交大体经历哪
- 简述中国同缅甸边界问题的解决。
-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同部分民族主义国家
- 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