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李杲与丹溪论相火的异同点。
-
相同点:两位医家都认为“相火”妄动则为元气之贼,妄动的相火会耗损人体之元气。
不同点:
李杲的“相火”实指阴火,即内伤热中。李氏云:“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因此,就阴火之源而言,又当求诸于心肾和相火,此相火实指已化为邪火的阴火,是为“元气之贼”,李氏得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元气不足则阴火亢盛,元气充盛则阴火自然收敛。李氏“相火”的病机为阳气不升,伏留化火;津伤血弱,内燥化火;谷气下流,郁而化火;心君不宁,化而为火。针对不同的病机提出了不同的治法即甘温除热法,升阳散火法,升阳除湿法等。
朱丹溪:朱氏认为:“(肝、肾)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心动,心动则相火亦动”。朱氏将“相火”寄于肝肾二部,肝属木而肾属火,肝藏血而肾藏精,肝肾之精为相火的物质基础。朱氏认为相火有两重性,其生理特性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起有推动,维持和延续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在情欲刺激状态下妄动的相火,属于病理状态,它能直接耗损寄存于肝肾中阴精和元气,对人体健康危害大。丹溪的相火论,是其阳有余阴不足论、滋阴降火即养阴抑阳诸法的理论依据。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吴有性认为温疫之邪的传入途径是()
- 余霖认为疫疹虽诸症不一,但其病为根本是(
- 甘温除热法
- 缪希雍治目疾,常以菊花配伍()
- 傅山在分析妇科诸证病机时,特别注重哪三脏
- 刘完素认为肝的本气是()
- 喻昌的学术成就影响较大者是“()”和“(
- 钱乙论述小儿病理特点是(),易寒易热。
- 虫蚁搜剔法
- 明代杨继洲的()是研习针灸的重要文献。
- 影响温疫传变的因素有()
- 王清任治血臌的代表性方剂是()
- 孙思邈的养生之道涉及到现代医学的()
- 叶天士治督脉病证的用药主张()
- 现存最早的药典是由哪一朝代颁行的()。
- 试述张从正汗吐下三法的含义。
- 王好古在治疗阴证方面的主张有哪些?其治疗
- 以方类证
- 试比较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和张介
- 张从正主张攻邪,但并不废弃补养正气。其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