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清代篆书的发展及其特征。
-
篆书在清代的早、中、晚时期表现出不同的风貌。清代早期写篆书的人不多,知名的篆书家有王澍、洪亮吉、孙星衍、钱坫等人,他们烧毫写“玉筋篆”,基本上以秦篆为范本。其中钱坫(1714——1806)较为杰出,他在摹古的同时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在晚年,把钟鼎、石鼓、秦汉铜器款识等揉为一体,忽圆忽方,似篆似隶,形成了一种古茂生动的新貌。
到了清代中期,由于碑学大倡,社会的审美观发生了大的转变,篆书家纷纷出现,这时篆书的面貌基本上摆脱了秦篆的束缚。邓石如(1743——1805)首先崛起,打破了篆书千年来死气沉沉的局面,他从三代鼎彝、石鼓刻石、汉碑额、瓦当等古文字中吸取营养,用笔运指绞毫,布局计白当黑,笔势流畅,神采飞动,使其篆书别开生面,而成为开宗立派的大家。同时,形成了以他为首的一大流派——邓派。邓派中的风云人物有吴熙载、程荃、莫友之、杨沂孙、徐三庚、吴育、邓传密、赵之谦等人,其以杨沂孙、赵之谦最为杰出。到了清代晚期,书坛上的有识之士力求摆脱邓石如的影响,纷纷在邓派篆书之外别寻蹊径。这样,在篆书形态和风格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独具一格者有陈介祺、吴大瀓、吴昌硕、丁佛言、范永祺、章炳麟、李瑞清等人。其中造诣高、影响大的要数吴大瀓、吴昌硕等人。吴大瀓(1835——1902),一生好集古器,研究小学,其篆书吸收了石鼓、金文、秦诏版的意味,故结体方正,笔力沈雄,富有金石气。吴昌硕(1844——1927),其书法、绘画、治印均为一代巨擘。他力攻石鼓文,并陶熔三代金石文字,能融入画法和篆刻的刀法,故其书气格不凡。晚年的篆书结构茂密壮伟,取势峻峭,笔力凝炼遒劲,力能扛鼎,远非一般名手所比,是邓石如之后篆书第一人。
光绪廿五年,殷墟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字,又为书家们开一宝山。后来,以工书甲骨文而名世者,有丁佛言、罗振玉、丁辅之、董作宾等人。至今能工甲骨书法者也不乏其人。纵观清代早、中、晚三个时期的篆书艺术状况,从小篆到大篆,再到甲骨文,向着文字发展的反方向发展。这个有趣的现象说明了清代碑学把篆书艺术开拓到了多么广阔的境界。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请谈谈书法与生理的关系。
- 怎样理解书法中的“动”与“静”?
- 《兰亭序》是谁的书法作品?风格特征是什么
- 听了解释后,明白多了,不知刘氏在用笔方面
- 根据目前发现,我国最早的文字是()。
- 陈绎曾有哪些书论著作行世?他的书法如何?
-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同时也是一位大书法家,他
- 清代刘墉书法喜用浓墨,被誉为“浓墨宰相”
- 宋代书法“尚意”是什么意思?“尚意”书家
- 燕不双飞
- 肉法
- 什么叫书论?
- 舞蹈对书法有什么启示作用?
- 明代为何没有可以和魏、晋、唐、宋相媲美的
- 在书法中,“沉着痛快”讲的是什么?其意义
- 汉代碑刻出现的时代配景是什么?东汉时期隶
- “行书”是谁创造的?
-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
- 对联通常也称做“对子”。对联包括()
- 宋太宗赵炅对中国书法艺术有什么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