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说明浑方(散文)与析言(对文)在训诂中的具体运用情况。
- 浑言、析言;散文,对文:辨析同义词,浑言是笼统地说,析言是分析地说,浑言又称为统言、通言、散文、散言;析言又称为对文,对言。相对而言的文辞,称为对文,不相对而言的文辞,称为散文。对言就是相对地说,散言就是不相对地说。浑言、散文是异中求同;析言、对文是同中求异。二者旨在辨别外延相同而内涵有别的概念之间的差异。如说文走部,走,趋也。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从表达方式来看,义训可以划分的类型有()
- 古书的注释对我们今天阅读古籍有什么意义?
- “育、孟、耆、艾、正、伯,长也。”从释词
- 简述钱绎《方言笺疏》的特点。
- 使用状态的词义即个人言语中的具体意义,意
- 从注解之间关系来说,可以分为两类,即是(
-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媪之送燕后也
- 连类并称
- 训诂学发展的中落期在()
- “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
- 下面四条古注中属于说明通假字的是()。
- “彼茁者葭。”毛传:“茁,出也,”毛传的
- 《尔雅•释宫》:“宫谓之室,
- 形训
- 从文字使用的角度说,“县”和“悬”是()
- 训诂学和词汇学为什么不能混而同之?
- 举例分析“谓之、曰、为”的用法。
- 魏晋隋唐时期是()
- 训诂学三个时期除了早期训诂学之外还有()
- 高邮王氏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