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 病例摘要: 常某,女,67岁,退休干部。2014年6月就诊。 主诉消瘦乏力1年,咳嗽伴左侧胸痛4个月。1年前开始自觉疲倦乏力嗜卧,自认为长期干活劳累、睡眠不足导致,逐渐发现饮食减少,神疲倦怠加重。4个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轻度咳嗽,痰少黏白,偶有血丝,夜间咳嗽为主,伴有咳嗽重时左侧胸痛,偶有夜间咳嗽影响睡眠,口干咽燥,午后潮热,心慌盗汗,纳差脘胀。 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形体消瘦,精神萎靡,锁骨上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左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84次/分,律齐,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质暗红,少苔,有瘀斑,脉沉细数。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8.2×109/L,N56%。胸片:左下肺大面积团块影。胸部CT:左下肺近胸膜处可见直径约4cmx5cm结节,有深分叶,边界有细长毛刺,左侧少量胸腔积液。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左肺下叶基底段口可见新生物,边界不清,支气管腔狭窄,钳取少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病理检查结果提示:左肺下叶低分化腺癌。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纵隔恶性淋巴瘤相鉴别。
  •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患者年逾六十,正气自虚,阴津自虚。阴血同源,阴亏则血少,血虚则运行不畅,终至肺癌,气阴两虚,兼有瘀血之证。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滋润,肃降无权,肺气上逆,则见于咳,咳声短促;虚火灼津为痰,肺损络伤,故痰少黏白偶见夹血;阴虚肺燥,津液不能濡润上承,则咳声逐渐嘶哑,口干咽燥;阴虚火旺,故午后潮热,心慌盗汗;阴精不能充养而致形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为肺阴亏虚,阴虚内热,瘀血内停之证。
    西医诊断依据:
    (1)老年女性病人,消瘦乏力,咳嗽胸痛。
    (2)咳嗽重时胸痛加重,体检示左下肺湿啰音。
    (3)胸片示左下肺大面积团块影。胸部CT示左下肺胸膜处可见结节,有深分叶,并有毛刺,左侧少量胸腔积液。支气管镜检查示左肺下叶基底段口可见新生物,支气管腔狭窄,病理示低分化腺癌。
    西医鉴别诊断:
    纵隔恶性淋巴瘤(淋巴肉瘤及霍奇金病):临床上常有咳嗽、发热等症状,影像学显示纵隔影增宽,且呈分叶状,有时难以与中央型肺癌相鉴别。如果有锁骨上或腋窝下淋巴结肿大,应作活检明确诊断。淋巴肉瘤对放射治疗特别敏感,对可疑病例可试用小剂量放射治疗,可使肿块明显缩小。这种试验性治疗有助于淋巴肉瘤诊断。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肺癌
    中医证候诊断:气阴两虚,兼有瘀血证
    西医诊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中医治法:益气养阴,兼以活血
    方剂:沙参麦冬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南沙参15g;麦冬15g;玉竹10g;白扁豆10g;桑叶10g;天花粉15g;生甘草6g;三七10g;薄荷12g;延胡索15g
    7剂。水煎两次,共取汁300ml,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药物、手术等):
    (1)已经出现胸腔积液的肺癌不适合接受手术治疗。
    (2)在进行基本评估后,针对胸痛、咯血症状,可以选择姑息性放疗。
    (3)化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90%以上的肺癌需要接受化疗治疗,也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段,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缓解率为40%~50%。化疗
    一般不能治愈非小细胞肺癌,只能延长患者生存和改善生活质量。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