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比较麻黄汤与桂枝汤、理中汤与小建中汤、六味地黄丸与肾气丸在组成、功效和主治方面的异同点。
  • 麻黄汤
    【组成】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6克、炙甘草3克。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
    桂枝汤
    【组成】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流清涕、喷嚏、鼻鸣干呕、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缓。
    理中汤
    【组成】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各90克。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证。症见腹痛喜温喜按、泻利清稀、腹满食少、呕吐、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或脾胃虚寒引起的失血,小儿慢惊,喜唾涎沫,胸痹、霍乱等。
    小建中汤
    【组成】芍药18克、桂枝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饴糖30克。
    【功用】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主治】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挛痛、喜温喜按(按之则痛减)、饮食减少,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弦细涩,或脾胃虚寒引起的虚劳发热、心悸不宁等。
    六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黄24克,山萸肉、干山药各20克,泽泻、牡丹皮、茯苓去皮各9克。
    【功用】滋补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症见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盗汗遗精、足跟痛、小儿囟门不合,或虚火上炎而见骨蒸潮热、手足心热或消渴,或虚火牙痛、口燥咽痛,舌红少苔脉细数。
    肾气丸
    【组成】干地黄240克、山茱萸肉120克、山药120克、泽泻90克、茯苓90克、牡丹皮90克、肉桂30克,炮附子30克。
    【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服6~9克,每口2次,空腹,白开水送下。亦可用汤剂,用量酌定,水煎服。
    【功用】温补肾阳。
    【主治】肾阳不足,症见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舌质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微,喘咳,消渴,脚气,水肿,男子阳痿.女子宫寒不孕等。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