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问题。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单元导语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油然而生。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学习本单元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课文导语《记承天寺夜游》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的微妙心境,语言朴素而含有深长的意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生情况八年级,班级人数50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1.将文章全部翻译成现代汉语。2.根据上述材料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3.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 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洒满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作者积极达观的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根据新课程倡导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三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因此从这三个维度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文章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所以不仅要把“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设为知识与能力目标,还要结合这篇课文的特点,“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本单元,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品味这些诗文的优美意境,还要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山水景物的感悟能力、欣赏能力。所以学生需要学会“体悟作者积极达观的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3.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苏东坡的一生比之常人,应该说是非常不幸的,但他活得十分快乐,而我们很多人平平常常地过日子,却说人生无趣。看来我们真的该好好地学一学苏东坡,问问他为什么能过得如此淡然。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希望大家能从东坡这里获取乐观人生的真谛。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先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理解课文大意。2.点名朗读,学生互评。3.听朗读带,感受作者情感。4.分小组进行朗诵比赛。三、深入探究1.组织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合作翻译全文。2.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把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无法理解的字、词、句提出来,在课堂上共同解决。(方式:质疑--解疑)3.请学生概括大意。4.你觉得作者笔下的月色具有什么特点?请用“这句话真妙,妙在--”简要谈谈你的理解。5.哪一句流露出了作者思想感情?苏轼是“闲人”么?请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具体谈谈自己的想法。(教师补充背景资料)四、拓展延伸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或者委屈,你是怎样对待的?学习本文后,又有哪些新的认识?五、课堂小结现在让我们用三句话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1.雕刻大师罗丹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2.苏轼告诉我们: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苏东坡告诉我们:要“胸中廓然无一物”--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让我们都像苏轼一样淡薄名利,拥有一个诗意人生。齐背课文。六、作业设置1.请搜集整理有关写月的诗词名句。2.请选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