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比较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上金融中介的异同,试分析这两种金融中介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 (1)直接金融指资金短缺单位直接在证券市场上向资金盈余单位发行股票债券等凭证融通资金的一种融资形式。在此过程中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建立金融联系,因此被称为直接金融。它可以节约中介成本,获得长期稳定资金,同时在法人治理上发挥作用。但是门槛较高,并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间接金融指资金盈余单位把资金存放或投资到银行等中介机构,再由这些机构以贷款或直接投资形式将资金转移到资金短缺单位的一种融资形式。它可以动员零星存款,减少信息成本和合约成本,实现期限转化,同时通过资产多元化降低风险,但对中介机构更为依赖。
    (2)由于融资方式的不同,两个领域内的金融机构有很多差异,主要表现在:
    ①在资金运动中的地位不同。直接融资机构只是协助地位,而资金流通的双方是实际供求者。间接融资机构处于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双重地位,把资金流通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都处于主体地位。
    ②承担风险不同。直接融资机构不承担风险,全部风险由资金供求单位承担。间接融资机构由于处于法律合同主体的地位,要承担所有投资风险,但可以通过资产多元化进行分散。
    ③职能不同。直接融资机构在投资运作中主要行使设计投融资方案、咨询和管理,代理投资等职能,并不作为主体进行投资。而间接融资机构则作为投资主体直接行使投资职能。
    ④资金运用利润分配不同。直接融资机构的投资收益是事前固定的,可以是一个固定数额,也可以是一个比例,而受益的剩余部分归投资者所有。相反,间接融资机构则占有了大部分投资利润,只需支付给资金供给者一个固定数额。
    (3)在直接融资市场上,我国目前有数量较多的证券公司,如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申银万国、华夏、国泰君安、海通、南方,投资基金也发展迅速。在间接融资市场上,我国目前存在大量的银行,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数量较多的股份制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等。
    长期以来,间接融资是我国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间接融资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也承担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本。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进行,我国间接融资市场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直接融资市场发展迅猛,为企业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缓解了直接融资市场的压力。但由于发展时间短,市场机制不完善,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