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要评述听觉的频率理论和位置理论。
-
1886年物理学家罗.费尔得提出的频率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人们还发现,频率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这是和人耳能够接受超过1000赫兹以上的声音不相符合的。
位置理论也叫共鸣理论:在赫尔姆霍茨看来,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共鸣理论强调了基底膜的振动部位对产生音调知觉的作用,因而也叫位置理论。
行波理论是新的位置理论由冯贝克西提出发展了原位置理论中的合理成分。认为声波传入人耳能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震动从蜗底开始向蜗顶推行,振幅随着推行而增大,到达基地膜的某一位置达到最大,随后振动停止前进而消失。随外来声音频率的变化,最大振幅到达位置不同,频率高靠近蜗底,频率低靠近蜗顶从而实现对频率的分析。有人认为:500Hz下频率理论正确,500Hz以上位置理论正确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对活动过程的兴趣是()
- 简述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
- 粘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 结合所学的人格特质的种类,剖析个人的人格
- 下列选项属于无条件反射是()。
- 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认为作业效率在()激奋
- 面对好坏两难选择时的心理冲突是()。
- 心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
- 简述什么是动机?它具有那些功能?
- 开车过程中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的注意
- 简述什么叫高原现象?形成高原现象的原因是
- 后学习与记忆的学习对先前学习与记忆材料的
- 睡眠分为哪些阶段?如何解释梦?
- 简述什么是内隐记忆?研究内隐记忆有什么意
- 人的听觉定向有哪些规律与特点?
- 教师在上课时教师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
- 短时记忆广度为()组块。
- 记忆环节一般分为()。
- 说明什么是记忆的整合论和定位论。
- 简述再造想象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