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第四段:夫邪之中人,轻则传久而自尽,颇甚则传久而难已↑(16),更甚则暴死。若先论固其元气,以补剂补之,真气未胜↑(17),而邪已交驰横騖而不可制矣↑(18)。惟脉脱、下虚、无邪、无积之人↑(19),始可议补↑(20);其馀有邪积之人而议补者,皆鲧湮洪水之徒也。
  • 【注释】
    (16)颇:稍。
    (17)真气:由藏於肾的元气、从自然界吸入的大气和饮食水谷之气结合而成,为维持全身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与活动能力。後世亦泛称其为元气。《灵枢•刺节真邪》:“真气者,所受於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真气散布於全身经脉之中而成为经气。《素问•离合真邪论》:“真气者,经气也。”
    (18)交驰横骛(wù务):谓邪气盛实扩散。横骛,縱横奔驰。
    (19)脉脱:谓脉息微弱将绝。
    (20)始:方才。
    【今译】
    邪气侵入人体,如果轻浅,流传时间长了,就自行消失,如果稍微严重,流传时间长了,就难以治愈,更加严重,病人就会突然死亡。如果首先讲固护他的元气,用补益的方剂补益他,那麽元气尚未充实,而邪气已经盛实扩散不能控制了。只有血脉虚脱、下元亏虚、没有实邪、没有积聚的病人,才可以考虑补法,其他有实邪、有积聚的病人,却考虑用补法的,都是像鲧堵塞洪水一类的人。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