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王志是人力资源部负责培训的主管。近来的一件事情让他非常苦恼。 为了督促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了检验培训的有效性,在每次培训结束之前,王志都要组织一次相关考试。考试的题目由培训师来出,培训师还要给出标准答案和评分要点,然后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评分。 可问题是,从每次的考试结果来看,学员们的成绩都是优秀。时间长了,学员们认为这些考试都是走过场,根本不起作用,因此培训时的积极性也不高。发现这个问题后,人事经理决定改革评分的方法。开始采取强制分布的方法,即5%的不及格、15%的优秀率。可是,由于学员们的成绩都很好,王志在强制排序的时候很难决定。无奈之下,王志最后只好找答卷中的一些小毛病,如字迹不清楚、书写潦草等,给了一些人低分。结果搞得很多人不服气。 请用分数解释的知识分析当事人(王志)遇到的苦恼。
  • 王志遇到的问题涉及到对测验分数的解释依据何种标准。按照测评分数的解释的理论,至少存在两种分数解释的体系:常模参照分数解释和效标参照分数的解释。
    常模样本通常是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常模是指从常模群体那里得到的一组数据的分布。常模参照分数的解释是指由测量的原始分数通过与常模的对照得到的可供比较的导出分数。
    效标参照分数是指依据外在的效标作为效标对应试者的分数进行解释。效标参照分数又可以分为内容参照分数和结果参照分数。内容参照分数(content referenced score)的测量目的是确定应试者对某个确定材料内容或技能的掌握和熟悉程度的分数。由于比较的对象不是其他人,而是掌握的内容多少。成就测验就是典型的内容参照测验。在人事管理中,常常会用到这种类型的测验。例如,为了解新员工是否掌握培训班所授知识或岗前培训是否达到预定要求而进行的测验,就是内容参照测验。
    通过案例的描述,我们知道,培训后对员工进行测验的本质目的是考察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因此属于内容参照分数。改革后执行的强制分数分布属于常模参照解释,也就是将参加培训的员工作为常模,将每个员工的分数与整个常模进行比较。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与测验的根本目的相背离的。
    我们建议当事人王志仍然采用之前的记分方法。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