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用文字叙述锥形发酵罐的发酵操作及发酵期间的管理?
-
锥形发酵罐的发酵操作及发酵期间的管理如下:
①麦汁进罐:因锥形发酵罐较大,麦汁分次进罐,满罐时间最好在12h以内,最长不应超过24h。麦汁进罐温度应逐步提高,在麦汁进罐过程中,应在管道上充氧,也有最后一次不充氧,以免泡沫溢出。
②添加酵母:酵母泥可在第一次麦汁进入后一次压入,也可在麦汁进罐时管道上分批逐步加入。加酵母后使麦汁中的悬浮酵母数大约在12~15×106个/mL。
③分离冷凝固物:麦汁满罐24h后,从锥底排放出冷凝固物,也可过12~24h后再排出一次。排放冷凝固物应缓慢进行,以免麦汁过多排出,加大损失。
④发酵期间的管理:主要是发酵温度、降糖速度、发酵时间、压力的管理和控制。原则上按照发酵温度曲线控制发酵液温度和压力。一般满罐一天后,即升至最高发酵温度,常压发酵3~4天。主酵基本结束后,封罐升压升温(0.1~0.12Mpa)进行双乙酰还原,约2~4天,待双乙酰降低至一定要求(一般为0.7~0.8mg/L),降低发酵液温度至5~7℃。一般保持一天,也可直接降温至贮酒温度(-1~-1.5℃),在低温贮酒2~7天,发酵结束。
⑤回收酵母:一般当双乙酰还原结束降温至5~7℃,保持一天后回收酵母,从锥底排放。杂质较多、死亡率较高的酵母泥应弃去,只回收死亡率在5%以下的酵母泥入酵母罐。目前有的啤酒厂在主酵结束、双乙酰还原开始时回收酵母,这要视酵母的凝聚沉淀情况而定。
⑥CO2回收和饱和:发酵24h,检查排出CO2纯度达到一定要求后,CO2气体进入回收系统。升压进行双乙酰还原时,CO2溶解在酒液中,随着温度降低,CO2溶解逐步饱和,一般在-1℃、0.06~0.07Mpa时CO2含量可达要求。
⑦发酵罐的清洗和杀菌:发酵液过滤完毕后,必须马上清洗,一般锥形发酵罐都有CIP自动清洗装置,按清洗要求,先用清水冲洗、碱性(酸性)洗涤液循环清洗,再用清水冲洗,最后用杀菌剂清洗或无菌水冲洗后,背压备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纯生啤酒中有()活性。
- 麦汁过滤时的洗糟水温度应该是()。
- 酵母使用工艺原则规定:混代酵母泥可以再次
- 通风和搅拌的有利方面()
- 已糊化的糊化醪,由于外界因素,温度降低后
- 洗瓶过程中,喷洗用的碱水可循环使用,所有
- 操作人员对负责人或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
- 发酵高泡期开始不久,泡沫升起后忽又回缩,
- 煮沸强度是指()
- 各种运转设备保证按“五定”要求(定期、定
- 贮藏中的麦芽水分不宜超过()
- 啤酒开始过滤时,冲洗管道和过滤系统的水可
- 主发酵期间发酵液的pH值会()
- 操作题:用文字叙述灌酒压盖机的维护保养?
- 啤酒酿造工职业等级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
- 酵母回收的主要质控点有哪些?
- 我国现在流行的检验啤酒泡沫性能的简便方法
- 我国啤酒产量的90%左右是()。
- 啤酒浓度°P代表的是()。
- 双乙酰的前驱体是(),双乙酰被还原,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