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某位老师在《梁山伯与祝英台》课堂教学过程中,选择欣赏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为背景音乐的舞蹈视频作为导入部分,直观形象地展示了乐曲的情绪,教学环节首先欣赏、学唱音乐主题,通过学唱音乐主题,有表情地表现乐曲的主题。然后播放整首乐曲,整体感受乐曲的艺术形象,老师为了讲授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与越剧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听越剧片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学生刚开始讨论,老师就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最后欣赏、对比《长亭惜别》《哭灵》片段。最后安排得不够,学生学到的知识点也很少。简要叙述对此案例的想法。
-
(1)本案例是一个问题案例。
(2)本案例是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欣赏为教学内容,但是教学过程安排不合理,教学时间不够,而且欣赏内容的很多知识点没有凸现出来,刚开始选择欣赏、学唱爱情音乐主题,这一环节很不错,学生能在静和动中表现音乐。但是全曲的演奏时间至少有25分钟,整首欣赏达不到教学目的,不符合学情,老师在活动环节中让学生讨论的内容太宽泛,给定讨论的时间太短,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能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为的是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在“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联结,而不是盲目的听。
(3)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正确地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关系”。在新课程音乐教学中提倡挖掘学生的听辨能力,但要把“听”的知识点清晰地展现出来,根据时间的安排选择合适的欣赏内容,设置的问题具体化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学生的探讨交流,激发学习的动力。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课例点评题:对下列课例进行点评分析。要求
- 在《游击队歌》一课中,教师让学生听了两遍
- 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的作品
- “声振林木,响遏行云”描写的是周秦时期的
- 案例: 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
- 下列力度标记按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正确的
- 下列歌曲不属于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是()
- 案例: 在一堂音乐歌唱课上,某教师带领
- 案例: 在高中欣赏课《西出阳关无故人》
- 结构与交响曲类似,由二个或四个相互形成对
- 案例:某教师在《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欣赏课
- 今天的教育呼吁着开放的教育、活动的教育、
- 下列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中,与其他三项类型不
- 一般地说,直观的具体手段有()。
- 四部混声合唱的总音域通常是()。
-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
- 探究性学习在音乐课堂中是经常被提到的一个
-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
- 在我国民间音乐中,持续使用到20世纪中叶
-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从定义来看教学反思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