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多项选择题 男性,20岁,未婚,某大学四年级学生,家在农村,排行老二,上有一姐,下有一弟。 自我陈述:近一年来记忆力下降,没精神看书,逻辑分析能力下降,紧张,害怕考试,害怕老师为难我,睡不好觉,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食欲下降,身体也比以前瘦了,曾去医院检查过内科和神经科,吃过一些药,没有效果。这半年比以前严重了,才来心理科看病。 了解资料:求助者的家长叙述:自幼生长在农村,家境贫寒,为了让自己上大学姐姐高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因为自己皮肤黑,同学起外号叫小泥鳅。上了大学后,拼命学习,立志要毕业后找到一个好工作,改变家里的境况。 咨询过程:首先经过收集资料,了解到这个大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心理上的情况:一方面内心有点自卑、胆怯,怕比不上别人。另一方面又很自负,觉得别人不比他聪明,有时也看不上教得不好的老师,难免对有些老师的态度不够尊敬,但内心也害怕被老师处罚。经过四次咨询,求助者认知上有了改变,症状有了明显改善,顺利通过了考试。 提问资料: 求:其实我怕老师为难我。 咨:你得罪过老师? 求:我没有得罪过他。他教课不好,同学们都不满意,有的人到学校领导那里反映过,他以为是我反映的。 咨:老师为什么会认为是你反映的?你有什么根据呢? 求:我也不知道,可能是他上课时我总爱问些问题,他不会,就认为我是故意刁难他。 咨:原来如此,你担心老师为难你,虽然你拼命念书,但越念心里越急,担心将来的后果,所以每天很紧张。 求:您说得对,我白天念书效率低,晚上就熬夜,躺在床上还在想方程式,睡不着。晚上睡不好,第二天就没有精神。我想如果我不那么紧张了,念书效率会高。 在深入了解求助者的资料时,应该()。
A、不涉及来访者隐私
B、选择恰当谈话内容
C、处理好敏感的问题
D、先易后难逐渐深入
- B,C,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陈某,男性,26岁,大学,未婚,某公司高
- 男性,20岁,未婚,某大学四年级学
- 吴某,男,25岁,大学文化,公司职员。自
-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4岁,公
- 男性,20岁,未婚,某大学四年级学生,家
- 如何识别和处理阻抗。
- 女性,47岁,初中文化,由丈夫和弟弟陪来
- 段某,男性,18岁,未婚,大学生自我陈述
- 男性,20岁,未婚,某大学四年级学
- 如何正确使用“共情”的要点是什么。
- 如何识别和处理沉默现象。
- 【案例二】 一般资料:钟某,女
- 男性,20岁,未婚,某大学四年级学
- 男性,20岁,未婚,某大学四年级学
- 男性,20岁,未婚,某大学四年级学生,家
- 杨某,女性,18岁,某大学一年级学生,未
- 关于1916年版“斯坦福-比内量表”,下
- 下列不是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的
- 如果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目标难以统一,则
-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