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和()。历史散文主要集中于()。《尚书》的内容主要是殷商和西周初年的王室文告、命令、王公大臣的谈话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现存58篇,其中28篇《今文尚书》比较可信。《国语》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历史事实,以晋国为最详。有的事件已有情节描写,语言也比《尚书》要浅近质朴。《左传》是以具体的史实来丰富和补充文字过于简略的《春秋》,文字简练,句式灵活,能完整的叙述事件和通过细节刻画人物。特别是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写的很激动人心。《战国策》主要记述战国时代谋士们的言行,分东周、西周、秦、齐、楚、魏、赵、韩、燕、宋、卫、中山等十二策。文章注重刻画人物,善于铺张描绘,许多故事写得有声有色;还有一些篇章着重刻画人物性格,写得神采照人。哲理散文则集中于诸子著作。《老子》语言凝练,哲理深邃,很像散韵夹杂的格言诗;《论语》简约而意旨丰厚,说理论事富于哲理和抒情意味,许多句子成为后世格言和成语。《墨子》闻风质朴,论证有力,既有演绎,又有归纳,实开论辩文之先河。《孟子》是从语录体过渡到长篇论文的桥梁。《庄子》已开始摆脱语录体,部分篇章已是专题论文,其特点是以寓言说理,将思辨与形象融为一体。《荀子》已是成熟的议论文,《韩非子》则逻辑周密,说理透辟。另外还有《晏子春秋》、《吕氏春秋》等。
  • 历史散文;哲理散文;《尚书》、《国语》、《左传》、《战国策》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