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明清篆刻流派中,除了皖、浙两派外,还有哪些流派?
  • (1)云间派
    现归上海市的松江,古称松江府,又称为“华亭”或“云间”,历代也是文人荟萃之地。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陈继儒都出身于松江。另外,康熙年代《耦耕园印谱》的作者孙鋐、方大礼,《扶青阁印谱》的作者徐浩,乾隆初年《醉爱居印谱》的作者王睿章等都是云间俊秀。在篆刻上,较有成就的是《坤皋铁笔》的作者鞠履厚,和《研山印草》的作者王声振,以这两人为首的印派就以华亭的古名称为“云间派”,云间派的风格工丽有余,古意不足。
    鞠履厚(?——1763),字坤皋,又字樵霞号一草主人。江苏华亭人。由于体弱多病,无精力从事社会活动,而潜心钻研六书,遍读经史子集,和他的表兄王声振,同为云间篆刻名手。他的作品工致清丽,摹仿前人的作品颇见功力,个人的创作,较少古朴之致,比较做作,带有习气。编有《坤皋铁笔》、《印文考略》等。
    王声振(?——1751),字玉如,号研山,江苏松江人,从小就爱好古文奇字,好摹仿刻印,他受教于堂叔王曾麓,才学益广,见闻益博,篆刻的水平也越来越高,终于与鞠履厚、王曾麓等人成为云间派的名家。编有《澄怀堂印谱》、《研山印草》。
    (2)莆田派
    在一般的篆刻书籍中,都认为是福建莆田人宋珏开创的,也有称林皋为莆田派的,这种按地区、籍贯的分类法自是缺乏科学根据,给后人探讨艺术风格、师承关系等造成了混乱。这里,就宋珏和林皋两人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宋珏(1576——1632)也作瑴(珏之古字),字比玉,号荔枝仙、国子生,福建莆田人,客居南京。传说他创莆田派(也称闽派)。以八分入印,别创一格。但至今只看到宋珏的近十方仿汉篆文印,并未发现他的隶
    书印章,而且,隶书入印,唐宋以来古已有之。海宁周春《论印诗》中道:“闻说莆田宋比玉,创将汉隶入图书。爱奇竟道翻新样,古法终嫌尽扫除。”诗中也只说“闻说”,故对这一点,还有待专家进行考证。
    林皋(1657——?)字鹤田,又字鹤颠。福建莆田人,后迁居江苏常熟。有的因他是莆田人,便名正言顺地将他归入“莆田派”,有人则认为他不应归莆田派,而将他另立为“林派”。他的篆刻古雅清丽,简繁疏密,处理得当,文字以汉篆为主,很有点汪关的影响。当时书画名家王翚、恽寿平、吴历、高士奇、杨晋,徐乾学等的用印,多请他刻。也有将他和汪关,沈世和合称为扬州派。著有《宝砚斋印谱》。
    (3)如皋派
    如皋派主要是指许容的篆刻风格。许容(?——1687)字实夫,号默公,江苏如皋人。他的书室名“韫光楼”,工山水画,篆刻师事邵潜父,取法秦汉,功力很深。爱用多种字体刻多字印,只是习气较深,过于追求形式技巧。擅长印章学,著有说篆、印略、印鉴、篆海等论述多种,并留有《谷园印谱》、《韫光楼印谱》。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