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评述多尔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
多尔吸收了皮亚杰的生物学世界观,普利高津的混沌理论、自组织耗散理论,杜威与怀特海的过程认识论等,对传统的以“泰勒原理”为典型的现代主义课程模式进行了批判,建构了以“4R”为标准的课程模体即“丰富性(Richness)”,“回归性(Recursion)”,“关联性(Relational)”,“严密性(Rigor)”,与传统的“3R”(Read,Write,Reckon)标准相对立。
丰富性指有多层诠释、意义和问题群。
在回归性的课程中,每一个终点就是一个新的起点,每一个起点即来自于前一个终点。所以,无论是考试,还是作业、练习都不仅是完成一项任务而且也是学习的另一个开端。课程的内容、组成、序列可任意组合,它们不再是“还原论”意义上的孤立的单元,而成为多样的、反思的机会。
“关联性”包括教育方面和文化方面。教育方面是指“课程中的联系,赋予课程以丰富的模体或网络”,主要关注课程的内在联系,主张不必教太多学科,教育观点要少而重要并形成“各种可能的组合”。文化联系是指“课程之外的文化宇宙观联系,这些联系形成了课程赖以生存的大的模体”。教学是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描述和对话的作用并扩展文化联系于我们生活宇宙之中。
严密性是不确定性和解释性的组合。在处理不确定性方面,多尔强调“不要过早或最终以一种观点的正确而结束,而是要将各种观点投入各种组合之中。在此,严密性意味着有目的地寻找不同的备选方案、关系和联系。”解释性方面,要充分重视假设的条件的可能性,自觉地寻找我们或他们所持的各种假设,以及这些假设之何的协调通道,促成有意义的对话。
多尔的课程理论奠定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课程研究的基础,他的成就是巨大的。多尔主张的课程目标的生成、过程性;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建构性、开放性;课程实施的参与性、主动性;课程评价的差异性、多元性;师生关系的平等性、交流性以及注重学生的自由发展,个性、创造性、批判精神的培养等所带来的影响是空前的,给教育领域带来了一场思想深刻的变革。
但多尔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也有自身的局限。
首先大力提倡“不确定性”、“差异性”的同时容易陷入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的误区。
其次,由于理论本身的复杂结构,思维特征以及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孕育了其实践的乌托邦寄托,仅匀勒出了课程开发的模糊轮廓没有提供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方案。
最后,课程作为教育系统的核心要素之一,必然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而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危机与矛盾而产生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定的发展阶段的产物,它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实际。而且中国的地区差异很大,很多贫困地区连最基本的教育条件都不能满足,更谈不上上层建筑了。因而我们不能盲目地“嫁接”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教学追求的发展经历了功利性的教学、()、
- 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养。结合
- 在微观的教学组织中,具体教学过程的组织可
- 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 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是()。
- 课堂仪式包括()和()两种。
- 从评价主体看,大学教学评价一般分为政府评
- 教学目标就是课程目标。
- 符合课程管理理念的是()
- 下列哪些选项是钟启泉认为的西方迄今为止出
-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新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
- 案例设计与编写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下列中的(
- 如何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 课程标准的框架
- 课程相互适应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
- 大学教学是基于专业教学的通识教育。
- 下列选项不属于教学创新目的的是()。
- 为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养成现代人格特征
- 赫尔巴特全部教育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 高校中的“重科研、轻教研”的现象产生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