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0至3岁学前儿童语法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
(1)单词句阶段:是指用一个词代表的句子,一般出现在1岁一1岁半。单词句所用的词不是单独和某种对象相联系,而是和某种情境相联系。
(2)双词句阶段:是由二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句,有时也由三个词组成,一般出现于1岁半到2岁。
(3)能运用多种简单句,出现复合句:2岁以后,简单句增加。有时也出现复合句,但数量少,比例小。
(4)句中含词量增加: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说话所用的句子有延伸趋势,句中含词量增加。
(5)疑问句增多:2岁左右,婴儿开始使用疑问句,并呈迅速增长趋势。
(6)接尾策略:接尾策略是指婴儿不管实际情况,只选用问句末尾的一些词作答,主要发生在1岁半至2岁半,3岁左右这种语言现象消失。
(7)抽象句子规则,进行系统整合:把一种新的语言现象纳人原有的语言框架,力图用原有的规则去解释、同化,即对句子规则进行系统整合。
(8)说话不流畅,表达常有“破句现象”:说多词句的句子时,常有说话不流畅,结结巴巴的现象。对3岁孩子而言,这是正常的自然现象。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整体表演型的故事教学要注意哪些问题?
- 反映在较长时间儿童语言发展的任务和要求的
- 操作者与计算机之间的积极、频繁的信息交换
- 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结构系统,按其构
- 简述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理论的主要内容。
- 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的适宜性提
- 在进行扩展词汇练习的听说游戏过程中,教师
- 讲述的独白言语特性,要求幼儿的口头语言表
- 简述观察法的优点与缺点。
-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6周岁的公民。
- 消费心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 从社会要求的角度来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
- 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
- ()不是听说游戏中所包含的语言教育目标的
- 从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目标出发,我们为幼儿
- 语言文学作品的教学,使学前儿童对所倾听内
- 简述学前儿童语言的研究价值。
- 在谈话活动中,要求学前儿童建立主动倾听别
- 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
- 幼儿园的谈话活动中教师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