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结合我国的实际论述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性。
-
看到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一个正确全面的理解,对于我们今天正确看待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意义十分重要。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社会一样,都有克服片面发展的物质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并不神秘,在现阶段就有一定程度上实现的可能性。所以,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必须反映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根本要求。但是,社会主义社会并没有马克思所描述过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所具有的优越的社会条件,因此将人的全面发展做极端理想化的理解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与人的全面发展要经历逐步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逐步缩小和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本质差别,到(共产主义社会)最终实现两者的完全结合是漫长的历史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不仅存在,而且还会继续扩大。但正是这一分离会加快逐步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缩小和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本质差别的历史进程。
对于中国及中国教育而言,一方面,整个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应当以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标;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80%的农业国,最原始的手工劳动与最尖端的高科技产业同时存在,生产力总体水平相对落后而且极不平衡。培养一批现代化建设所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样是中国教育的主要使命。所以,不能脱离国情对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做不切实际的界定。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类的才能的这种发展,虽然在开始时要靠牺牲多数人,甚至牺牲整个阶级来实现,但最终会克服这种对抗,而同每个人的发展相一致;因此个性的比较高度的发展,只有以牺牲个人的历史过程为代价。”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的发展的这种迂回或复杂性仍然存在。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以下哪种观点不符合“主体教育观”的内涵(
- 设计教学评价时应遵循全面、客观、公正、(
- 教育内容是()
- ()是智力平常者(大多数人)的智商。
- 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
- 简述教育目的的性质。
- 在人的发展中所起的主导作用较之其他教育活
- 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本来具
- 教育目的的确定首先要反映的是()
- 人类最早的教育是有一定的()
- 教育活动既然以教育目的为出发点和归宿,检
- 毛入学率
- 简述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 教育的结构和功能
- 简述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功能的区别与联系。
-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 教育目的的限定必须要说明的因素有()
- 形成守恒概念,出现了零散的可逆运算的认知
- “勤奋好学”在教育制度中属于()
-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三教结合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