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严羽的)“妙悟”说
- 严羽的诗论观点最重要的是“以禅喻诗”,提出“妙悟”说。他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妙悟”是严羽以禅喻诗的核心。“妙悟”本是佛教禅宗词汇,本指主体对世间本体“空”的一种把握,《涅盘无名论》说:“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就诗而言,“妙悟即真”当是指诗人对于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的一种真觉,一种感悟。他说:“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由于“悟有浅深”,各个诗人悟的深浅不同,因而形成各人各派诗歌的审美价值的不同,亦即形成诸家体制的高下之别。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谈谈刘勰的文学批评观。
- 魏晋是文学自觉和()的时代。
- 教材认为:“兴趣”是“兴”在古典诗论里的
- 《庚子西狩丛谈》所叙之事是什么?()
-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开创选本批评先例的是
- 20世纪20年代产生的英美新批评派的代表
- 教材认为:谢榛诗论讨论的中心之一是情景问
- 结合具体作品试评述王国维的“有我之境”“
- 文学批评写作中的复述的基本要求包括()
- 文学批评所必须的高尚人格主要指()
- 从《史记》对汉高祖和汉武帝的记述,我们可
- 读者批评的理论特征表现为()
-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 《论语·八佾》记孔子说:《韶》乐是()。
- “虚静”和“物化”说
- 逻辑严密,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推论合理的
- 简述叶燮的诗歌本原论。
- 在西方,最早强调文学的道德影响的是()
- 在现代心理学史上提出所谓“意识流”主张的
- 张炎在《词源》中说:苏拭的《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