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大气压”的内容要求为: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科书“大气压”一节关于“大气压的测量”设计了如下实验: 大气压的测量如图9.3-3,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0mm。把玻璃管倾斜,竖直高度差不发生变化。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压强和液体压强等知识。 任务: (1)写出影响大气压强的几个因素。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大气压”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 (1)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有气体密度、气体高度以及重力加速度。
    (2)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实验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并能举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例子。
    (2)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并能简单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
    (3)实验估测大气压的数值。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影响大气压强大小因素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与概括能力。
    (2)通过对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测定大气压强数值,让学生体验STS精神。
    (2)通过观察和探究,激发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估测大气压的值”的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并设计实验。
    四、教学过程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