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异同。
- 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尚处于发展或完善过程中进行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课程开发或实施过程中各个局部优缺点的资料,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依据。总结性评价则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完成之后施行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资料,对课程计划的成效作出整体的判断,作为推广采用课程计划或不同课程计划之间比较的依据。两者都是为了检验某个对象的价值,都使用同样的评价方法,并不存在基本逻辑和方法论上的区别。区分两者的依据在于评价出现的时机以及评价结果的用途。事实上,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区分意义在于突出了形成性评价的价值和意义。形成性评价具有过程性、探索性和灵活性的特征,它注重计划的各个组成部分,而且强调重复的过程;它不是为了比较,而是为了寻求如何识别有意义的变量;它所使用的测量工具是灵活多样的,可以是标准化的,也可以是非标准化的,因此,形成性评价一经提出,人们就意识到,比起以往仅局限于总结,仅是评价课程计划实施后造成的结果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更有意义,更能存进有效的教育和学习。当然,总结性评价也同样受到重视。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中观层面的课程设计主体主要是课程专家和教
-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教师不
- 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
- 校本课程将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生
-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主要有三个环节,下列不属
- 根据课程评价的作用性质,可以把课程评价分
-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注重研究结果的评价。
- 在对课程进行评价时,首先要收集资料,然后
- 下列属于课程设计的人本主义取向的代表是(
- 组织方式的改变是课程实施的第一个层面,也
- 只有评价者是课程开发、设计的单位或个人才
- 课程资源十分广泛,教师可随意地确定主题和
- 观察法是研究者直接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观
- 依靠搜集和分析记载课程各方面情况的现场资
-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
- 对校外课程的重新改组是课程改编的一种类型
- 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源于20世纪60~70
- 所谓校本课程开发就是针对原有课程根据不同
- “课程审议”是以下哪种设计模式常用的方法
- 下列哪位教育家所倡导的经验课程被称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