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通货膨胀真的会在中国降临?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1.1%,比上月上涨1.2%,达到2003年的最高水平。2003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0.7%。前三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8.5%。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4%o主要产品中,原油价格上涨24.9%;钢材价格继续上涨,中厚钢板上20.3%,薄钢板上涨土3.1%,线材上涨14.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5%等。也就是说,无论是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扬,还是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好像向市场透露一个信息,困扰国内经济多年的通货紧缩已经开始缓解,而通货膨胀有可能降临中国。 从2003年国内的经济形势来看,主要表现为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投资的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351亿元,同比增长30.5%,比去年同加快8.7个百分点,远远高于2001年和2002年的15.1%和21.5%,是199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这些投资基本上集中投向少数几个行业,如汽车与房地产开发投资。还有少数国有大中型和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如钢铁业投资增长150%/纺织业投资增长626%,均达到了空前水平。而投资快速增长,需求旺盛,导致相关商品及至原材料/燃料等供应不足,是拉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 二是2003年以来银行超高速的增长。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1.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7%;狭义货币.(M1)余额7.9万亿元,增长18.5%;流通中现金(MO)余额1.8万亿元,增长12.8%。广义货币M2增幅高于GDP增幅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之和11.5个百分点。同时,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3839亿美元,比年初增加975亿美元,远超出同期91亿美元的进出口顺差与402亿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之和。这些时期存款也大幅持续快速增长。到9月末,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0889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6.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5万亿元。而这些都是诱导货币供应过量,通货膨胀率攀升的重要因素。 三是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也是影响国内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2003年以来国内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其中75%左右可能由国家能源价格采解释,而国内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大约50%左右也可以由国际能源价格来解释。一些国际经济组织就此指出,中国对原材料和物料的需求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拉动国际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 解释结构性通货膨胀。
- 结构性通货膨胀认为,在不存在需求拉上和成本推进的情况下,即总需求与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这就是结构性通货膨胀。如果某一部门的物价上涨,就会通过各部门相互看齐的过程,起到连锁反应,带动其他部门价格上涨,以致引起整个社会经济的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我国商品市场供过于求有所缓解 国家经贸
- 公共部门改革的四项内容及其整个改革的核心
- 实现规模效应,中国民航重组 中
- 在一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生产各种(一般为
- 在国民经济收入循环中,流量循环的含义是什
- 西方国家工会的主要武器是()。
- 什么是混合经济?
- 出口国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在进口国的要求或
- 垄断组织倾销商品为避免使利润暂时减少甚至
- 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的是()
- 简述混合经济的一般运行机制。
- 当前,与世界主流趋势相比,中国在经济发展
- 实现规模效应,中国民航重组 中
- 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具体模式有独立型、准
- 结合分工与专业化的定义,谈谈分工与专业化
- 谈谈不同政治体系与不同的经济体系。
- 当消费增加时,工S曲线()。
- 设置地方政府的因素有哪些?
- 现实中的自愿出口限制:日本汽车出口 在
- 欧美国家失业状况及原因分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