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请解释动态平均数方法如何用于确定发展趋势。
  • 移动平均法采用逐期递推移动的方法计算一系列扩大时距的序时平均数,并以这一系列移动平均数作为其对应时期的趋势值。
    通过移动平均数对原时间序列指标值的修匀,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所研究现象变动的基本趋势。
    移动平均时所采用的移动基数的确定,应由时间序列的具体特点来决定。与时距扩大法一样,要注意时间序列中指标值的变动周期。一般要求所采用的移动项数应与其周期变动的时距相吻合,或为它的整数倍。例如:对于以季节为单位的时间序列,若要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应以4项或8项移动平均为宜。又比如,在以年为单位的时间序列中,虽然不存在季节变动因素,但其中可能存在循环变动因素,由应以循环变动的周期作为移动项数的长度。若时间序列水平呈无规则波动,则应采用逐步扩大移动项数的办法,直到所示的移动平均数能把现象变动趋势表现出来为止。
    移动平均数的具体做法是:从时间序列的第一项数值开始,按一定的项数求序时平均数,逐项移动,得出一个由移动平均数构成的新的时间序列。这个派生时间序列把受某些偶然因素影响所表现的波动修匀了,使整个时间序列的总趋势更加明显。移动平均法根据资料的特点及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要求,通常可以进行三项、四项、五项及至更多项移动平均。奇数项移动平均所得的数值放在其中间一项的位置上;偶数项移动平均所得的数值放在其中间两项数值的中间,它需要再进行移动平均,即两项移动平均。被移动平均的项数越多,对原时间序列的修匀作用就越大,但得到的新时间序列项数就越小。相应地,失去的信息也会越多,因此移动平均的项数不宜过多。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