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之言”、“之为言”这种训诂术语的主要功用是什么?
-
之言、之为言这两个术语主要是用一个音同音近的词来解释被释词,目的是探求语源或说明通假。
如:(1)、用同源词解释词义《左传•闵公二年》:“以朝夕视君膳者也。“孔颖达疏:“郑玄笺《膳夫》注云:‘膳之言善也,今时美物曰珍膳。’是膳者,美食之名。”
《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
(2)、用同音近的说明被释词的语源《礼记•明堂位》:“灭子皋门、雉门。”郑玄注:“皋之言高也。《尔雅•释训》:“鬼之言归也”
(3)、用本字解释借字。例如:《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拜。”郑玄笺:“拜之言拔也。”上例“拜”与“拔”,“弗”与“祓”古音相近,每前一个是借字,后一个是本字。
“之为言”也有只释其义,与音无关,如:《谷梁传•昭公二十二年》:“乱之为言,事未有所成也。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 “腕,宛也,言可宛曲也。”其训诂方式是(
- “义”与“训”是训诂学的两个基本概念,它
- 下列书中“集解”两字命名含义不同的一书是
- 分析词义的引申的系统性。
- 《资治通鉴》“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
- 笔势
- 《尔雅》按内容可为哪些种类?
- 词存在的两种状态:()
-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中“浮图”是()
- 《国语•晋语》:“黩则生怨,
- 什么是义训?它有几种类型?你如何对它评价
- 纂集类训诂专书有:依物类分篇汇集同训词的
- 孙诒让《墨子闲诂》体现出了清代学者治学的
- 《方言》卷一:“娥、赢,好也……自关而东
- 诚斋体诗显示出杨万里()特点。
- 《广雅》的作者是()。
- 《毛诗沽训传》在类型上属于()。
- 《经籍纂诂》是一部()的大型训诂词典。
- 下面注释书,属于郑玄所注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