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析梅特涅与维也纳体系。
  • 根据第一次巴黎和会的规定,1814年9月,维也纳国际会议召开。维也纳会议实际上是战胜国按照自己的心愿,对欧洲进行一次重新安排,这次会议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也就是维也纳体系。会议由英、俄、奥、普四大强国主持,西、葡、瑞典等二流战胜国遭到排斥。奥地利的代表是深得奥皇信任的梅特涅。他效忠于哈布斯堡家族,同时又信奉现实主义的国家利益法则,工于心计,外交经验丰富,遇事沉着冷静。在拿破仑战争后期,他在法、俄之间施展其左右逢源的手段,既促成了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又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俄国向西扩张的企图,对于欧洲均势的恢复起了很大作用,从而使奥地利在维也纳会议中居于主导地位。会议的地点选在维也纳,这本身就是梅特涅对外政策的产物。因此,尽管哈布斯堡帝国只是金玉其外,但由于梅特涅的竭力维持,竟也能显赫一时。
    会议的两个焦点问题,德国和波兰,直到1815年的2月才得以解决。梅特涅可谓喜忧参半:奥地利享有的华沙公国将成为俄国的附属国。作为补偿,普鲁士只能获得部分萨克森领地(本来普鲁士要求获得萨克森全领)。他的工作重点现在是要让大多数德意志邦国同意放弃一些曾经拥有的权利去成立一个新的联邦国会。他同时要协助瑞士委员会的工作,还有很多其他琐碎的事情。他还私下讨论关于南意大利的命运,因为乔吉姆穆·拉特在那不勒斯的军队正在变强。不仅如此他还有各种各样的代表团要接待,包括宗教的、政治的、经济的,来自于欧洲各地。3月7日,一条新闻把梅特涅惊醒,拿破仑从厄尔巴岛越狱了。得知消息的一小时之内他同时会见了普鲁士和俄国皇帝,一开始梅特涅没心情去改变大会进程,而且事情的进展对大会的影响也微乎其微。最终3月13日,五国联盟宣布拿破仑为逃犯,并于25日签署新协议将召集15万人的军队。一切似乎一夜之间回到了两年前。随着军队开拔渐行渐远,维也纳会议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并且迅速修改了独立尼德兰的边界,正式提议解散瑞士联邦,批准了此前关于波兰的协议。到4月底,只有两个问题了,新德意志联邦的组织问题和意大利问题。
    之后事情马上到了紧要关头。奥地利加强了对伦巴第-威尼斯的控制,也加强了那些在玛利亚路易斯名义之下领地的保护。4月18日梅特涅正式向那不勒斯的穆拉特宣战。5月3日奥地利在拖伦蒂诺战役中取胜,并在其后不到三周的时间里就占领了那不勒斯。梅特涅觉得可以在回到维也纳之后再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德国问题的讨论拖延到了6月初,之后一个奥普的联合提议获得了批准。许多纲领性的事项都需要德联邦议会讨论,议会主席是弗兰茨皇帝。尽管还是有许多批评声音认为奥地利应该在德国有更高的影响力,不过对这个结果梅特涅已经满意了,这已经相当于控制两个哈布斯堡家族了。当然,梅特涅此时可以利用议会为自己谋取利益。虽然如此,这些安排还是得到了大多数议会代表的欢迎。与此同时更高一级的官员准备向法国重新开战。最后一份协议6月19日在维也纳签署(俄国一周后签字),维也纳会议也就此正式结束了,随后大多数的代表都离开了这个城市。梅特涅自己早在13日就前往了前线投入到了战役之中。不过已经没有必要了,因为拿破仑在6月18日的滑铁卢战役中完败。
    在维也纳会议上,他积极推行欧洲大国均势政策,调和俄、英、普、奥列强瓜分领土和殖民地的矛盾,在巩固欧洲旧秩序上取得各方一致的意见。同时,又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与英、法代表签订反对俄、普的秘密协定,确保奥地利在意大利和德意志联邦中的优势地位这次会议名义上是为了重建欧洲和平,实际目的却是复辟封建王朝,打压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因梅特涅及多数与会领袖都认为,民族主义及民主运动是致乱之源,并采取敌视法国大革命的原则,他们致力使欧洲回归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的原状,恢复旧秩序下的思想与制度,重新建立欧洲的保守势力。在梅特涅的强势主导下,维也纳会议订下欧洲各国以后的“协调”方针,亦种下日后四国同盟的建立的恶果。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