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分析古典诗词中的“南浦”这一意象?
-
浦,本意水滨。南侧水“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广为流传之后,“南浦”就成了送别之地的别称,在这个意象上,积淀了历代诗人的离情别绪。人们只要一看到这个词,就会引发离别的感伤。南唐词人冯延巳《三台令》中写道“南浦,南浦,翠鬓离人何处。当时携手高楼,依旧楼前水流。流水,流水,中有伤心双泪。”就是由“南浦”联想起往事,触景伤情。
[陆游《游西山村》
这首诗的起、承、转、合的结构和情景交融的意蕴,完全脱胎于《过故人庄》,只不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既写景明丽,又颇含哲理,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妙!
唐人送别诗极多,唐人送别诗代表作: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维《渭城曲》、高适《别董大》、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李白的《赠王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其中的佳作。
宋人的送别词代表作: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辛弃疾《木兰花慢》(汉中开汉业)、《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简叙屈原的生平及其对屈原创作的影响?
- 屈原《()》中“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
- 《毛诗序》是如何解释风雅颂的?谈谈你对这
- 盛唐诗人王维的送别诗名作《()》后来被谱
- 试结合作品,分析诗与词外部形式上的异同?
- 试分析古典诗词中的“南浦”这一意象?
- 结合作品,分析苏轼和周邦彦咏物词的异同?
- 谈谈你对《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的理解
- 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是东
- 宗元和刘禹锡是中唐山水诗成就比较突出的诗
- 试结合作品分析屈原《九歌》的艺术成就?
- 试结合作品,分析周民族史诗的艺术特色?
- 试以王维和李白的咏史怀古诗为例,分析盛唐
- 结合作品分析《诗经》的语言艺术特征?
- 分析杜甫的咏物诗《房兵曹胡马》?
- 关于《诗经》作品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说法?
- 试结合作品分析王维山水诗艺术特色?
- 结合作品分析楚辞与楚地神巫文化之间的关系
- 试结合作品,分析苏轼咏物词的异同?
- 简述《楚辞》流传和编辑成书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