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王雷担任某厂厂长已一年多了,他刚看了工厂今年实现目标情况的统计资料。厂里工作进展出乎他的意料。他任厂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亲自制定了一系列工作目标,例如:为了减少浪费、降低成本,他规定在一年内把原材料成本降低10-15%,把运输费用降低3%。他把这些具体目标都告诉了下属的有关负责人。年终统计资料表明,原材料更为浪费,运输费用没有降低。 他找来有关负责人询问。生产副厂长说:“我曾对下面的人强调过要减少浪费,我原以为下面的人会按我的要求去做的。” 而运输方面的负责人则说:“运输费用降不下来很正常,我已经想了很大办法,但汽油费等等还在涨,我想,明年的运输费用可能要上升3-4%。” 王雷了解了原因,进行了分析后,又把这两个负责人召集起来布置第二年的目标:生产部门一定要把原材料成本降低10%,运输部门即使是运输费用要提高,也绝不能超过今年的标准。 王雷的控制有什么问题?怎样才能实现他所提出的目标?
  • 所谓控制,就是监督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念头的过程。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如下三点:
    (1)控制有很强目的性,即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中的各项活动按计划进行;
    (2)控制是通过“监督”和“纠偏”来实现的;
    (3)控制是一个过程。在实践中几乎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完成控制的职能,因为要保住组织的活动按计划进行,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1)王雷的控制主要问题在于:
    ①只进行了简单的事前和事后控制,没有进行事中控制。控制过程要求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相结合的原则。王雷只是在年初简单地定下了指标,并没有将指标分解,形成一个目标体系,进行跟踪和监督,找出原材料成本较高和运费较高的真正原因所在。分析了成本费用较高的原因之后需要进行事中监督和控制,以达到目的。
    ②没有灵活把控制的标准。标准是控制的依据,但控制标准必须实事求是,科学可行。标准不能太低,低的标准缺乏压力,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更值得注意的是,标准也不能过高过严。若标准过高,下级和员工经过努力之后仍然不能达到标准,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如果用过严的标准进行控制,实施者与受控者往往会产生对立情绪,控制也将失去作用。控制的标准要根据组织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灵活的加以改变。
    ③控制目标的制定没有员工参与。上下级共同讨论制订目标,能使目标更科学有效,也更具有可执行性。由于目标的制订过程有下属的参与,下属才会发自内心的认同该计划并予以贯彻实施。王雷只是自上而下的布置任务,目标的制定全凭一个人说了算,没有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这也是员工没有负责去执行目标任务的一个重要原因。
    (2)为了能实现王雷所提出的目标,他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①将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相结合。制定一些预防措施,进行事中控制,让下属对信息进行及时反馈,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并进行有针对性地解决。
    ②把大的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制定相关的考核和衡量的办法。目标只有进行分解,才能落实到实处,并且得有关的考核办法来评估,才能保证目标的实现。
    ③进行目标管理,用系统的方法把那些关键的管理活动结合起来,有意识的瞄准和高效的实现降低原材料成本和费用的目标。
    ④控制的标准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外环境加以微调,不是一成不变的。
    ⑤目标的制定过程要让员工参与进来,这样在具体的工作中可以减少阻力。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