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德”的评价指标的设定与以前有什么区别,怎样理解?
  • 本次“德”的评价的二级指标由“思想品德”、“社会实践”、“德育学科学习”三项构成,与以前相比,更强调评价的范围涵盖课内课外,体现了评价方案将德、智、体、美在学科学习上综合渗透的总体思想。在操作上,对“德育学科学习”的评价主要由学科教师进行,其评价结果在一级指标汇总时纳入总分。
    “思想品德”所属的三级指标的制定,比以前更概括,便于评价者整体把握,减少指标之间的交叉。
    扩展、丰富了“社会实践”的评价内容,除了基地参观、实践考察外,特别把校内外劳动(包括家务劳动)、社会服务、志愿者服务等予以强化,并对实践活动和劳动次数提出了量化要求。而且特别鼓励学生自觉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如对高中生的学年评价中增加了“自愿参加社会志愿者服务记录”一栏。同时,引导学生进入上海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认证工作站进行实践认证。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