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 案例: 某学生对一道练习题的解答如下: 题目: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重6N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cm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求:(g=10N/kg) (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当剪断细绳以后,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是否变化?若有变化,计算出变化了多少。 解: (1)由得 (2)当剪断细绳以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没有变化。 问题:(1)指出该学生答题的错误,并分析答错的可能原因。 (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分析和正确解答该问题。 参考答案
  • (1)学生对于第一问的回答是正确的。错误出在第二问,当剪断细绳后,水对容器的压强减小了。学生回答错误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错误地认为细绳剪断前后,水的重力没变,接触面积也没变,根据压强公式p=F/S得出压强不变,属于知识理解不透彻,公式混淆应用。二是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剪断细绳以后,木块会上浮,但是他们认为水的高度不会发生变化,所以认为压强没有变化。
    (2)针对学生的问题,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应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压强公式的应用范围,使得学生加深理解。对于第二种情况,教师在讲台上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通过在容器壁上标上刻度,让学生观察在剪断绳子的前后,液面的变化情况。然后再让学生继续完成。
    当剪断细绳后,木块静止在水面时,处于漂浮状态,所以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