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我国曾出现过多种关于教师角色的隐喻,如“蜡烛论”、“园丁论”、“工程师论”、“桶论”等。请您对这些教师角色隐喻的合理之处和不当之处进行分析与评价。
-
(1)蜡烛论。将教师比作蜡烛,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促进“尊师重道”的传统社会风气形成;但另一方面它将教师无限拔高而带有将教师抽象为“圣人”的倾向,忽视了教师的物质生活和经济地位。
(2)工程师论。工程师论的积极意义在于肯定了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高尚的。但是把教师比作工程师也有欠妥的地方,它曲解了师生关系,夸大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不恰当地把教师提升到一个神圣的境地。同时,教师仅作为既定方案的执行者又难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工程师论又有自相矛盾之处。
(3)园丁论。这种隐喻充满着进步主义教育的主张。园丁论在注重儿童在学习中的地位的同时,弱化了教师的作用。相对于工程师论来说,园丁论呈现出某些矫枉过正的倾向。
(4)“桶论”。“桶论”在学习观和师生关系观方面都存在明显的缺陷,因而这种隐喻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要求。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台湾学者蔡培村认为,影响教师发展的外在环
- 试比较休伯曼等人提出的教师发展的“补缺”
- 请从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合作出发,论述中小学
- 在信息社会中,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是()。
- 第一个从理论上将教师视为反思性实践者的学
- 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您是如何理解“教
- 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换,教育发生了深
- 教师专业化的直接动因是()
- 西方的传统教师角色定位有哪些?
- 教师职业是不是一种专业?一般认为,教师职
- 将教师发展的影响因素归结为校内因素与校外
- 教师角色实际上就是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
- 将教师比喻为“蜡烛”,其优点是有利于提高
- 试述教师发展的主要内容。
- 有位学者曾说:“教师要向学生释放知识的能
- 教师为什么必须具备较强的移情能力?
- 简述利伯曼(M.Lieberman)提出
- 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中小学每门学
- 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 怎样理解和把握教师合作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