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我国劳动工资立法的发展历程。
- (1)建国初期的主要任务目标是恢复国民经济,根据这一任务目标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劳动立法,主要涉及劳动关系和工资方面;
(2)从1953年至1966年,随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劳动法规已成为确保国家经济计划的贯彻实施、维护劳动者正当劳动权益、改善劳动者生活状况的根本保障手段;
(3)1966年至1976年,我国的劳动与工资立法受到了严重破坏,基本上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劳动法制建设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中国开始了法律现代化的进程,众多领域的立法活动得以恢复和进行;
(5)1995年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关系调整迈入法制轨道,为工资立法奠定了基础。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试述因素比较法的实施要点?
- 企业薪酬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进行薪酬结构设计
- 以下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年薪制
- 职位评价的特点有哪些?
- 行业、部门、企业等用人单位实行的薪酬等级
- 薪酬水平的决策有哪些类型?
- 短期薪酬与长期薪酬之间的比例通常与以下(
- 简述薪酬体系的内部公平性的含义。
- 技能等级
- 岗位评估的非分析法是直接比较()
- ()的工资结构主要根据员工所具备的工作能
- 一般来说,可将团队划分为()等不同的类型
- 企业在设计薪酬结构时,要综合考虑的因素主
- 薪酬区间重叠度的设计原理是什么?
- 地区薪酬差别与产业薪酬差别的关系是()(
- 计件薪酬制的显著特点是将()
- 一般来说,工资水平对外具有竞争性的企业,
- 具有“对事不对人”这一特点的工作分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