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病例摘要】患者,女,58岁。患者于3周前,因感冒后而咳嗽,音哑,痰多黏稠,不易咳出,痰色黄稠,每到夜间咳嗽加重,伴口干渴,头痛,汗出,恶风,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未规律服用降压药。查体:T37.8℃,P80次/分,R21次/分,BP150/90mmHg。神清,形体肥胖,声音嘶哑,口唇干燥,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舌苔薄黄,脉浮数而滑。辅助检查:WBC50×109/L,N0.80,L0.20,血沉5mm/h。胸部X线片示肺纹理增粗。心电图正常。【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请与上下呼吸道感染相鉴别。
  • 一、西医诊断依据
    (1)咳嗽、咳痰3周。
    (2)形体肥胖,声音嘶哑,口唇干燥,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
    (3)血常规:WBC50×109/L,N0.80,L0.20,血沉5mm/h。胸部X线片示肺纹理增粗。
    二、西医鉴别诊断
    首先必须把肺炎与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区别开来,呼吸道感染虽有咳嗽、咳痰和发热等症状,但各有特点,上下呼吸道感染无肺实质浸润,胸部X线检查可鉴别。
    三、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
    1.中医辩证依据患者3周前感冒,风热之邪未尽,循经入肺,肺失清肃,故咳嗽、声音嘶哑;热邪灼津为痰则咳痰、痰黏难咳、痰多黄稠;风热之邪入里,卫表失和故汗出、恶风;风热上扰则头痛;舌苔薄黄、脉浮数而滑为风热犯肺、肺有痰热之象。
    2.病因病机分析风热之邪未尽,循经入肺,肺失清肃,卫表失和。
    四、入院诊断
    1.西医诊断①肺炎;②原发性高血压病1级。
    2.中医疾病诊断咳嗽。
    3.中医辨证诊断风热犯肺。
    五、中医治疗
    1.中医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2.所选方剂名称桑菊饮加减。
    3.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桑叶1Og、菊花1Og、薄荷1Og、连翘1Og、前胡1Og、牛蒡子6g、杏仁1Og、桔梗1Og、浙贝母1Og、枇杷叶1Og;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六、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一)肺炎治疗
    1.卧床休息进易消化食物,可给祛痰药物。
    2.抗菌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
    (二)高血压治疗
    1.非药物治疗减轻体重,减少钠盐摄入,补充钙和钾盐,减少脂肪摄入,增加运动。
    2.降压药治疗原则上应将血压降至患者能最大耐受的水平,目前一般主张血压控制目标至少<140/90mmHg。可单独使用利尿剂等,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