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标准化在企业集成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 标准化在企业集成系统中的主要作用可概括如下:
    (1)对企业集成系统取得最佳效益起指导作用企业集成系统标准化对多样性、重复性事物及事务中的相关要素具有统一、简化、协调和优化的功能。例如,为企业集成系统应用工程制定的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和工程项目验收规范,就是为了消除不必要的多样性所造成的混乱,为企业集成系统应用工程明确方向,建立共同遵守的秩序。推行企业集成系统标准化,可以促进以往的劳动成果重复使用的代价取得更大的效益,在较短的时间内求得更快的发展速度。
    (2)对实现企业集成系统“集成”和“开放”起保证作用实现资源共享,用较小企业集成系统的核心是“集成”。集成水平由低级到高级依次为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和企业间集成。企业集成系统的异构环境使信息集成成了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制定或选用企业集成系统信息分类编码、产品数据交换、网络通信协议、企业集成系统分系统间的接口等有关规范,为企业集成系统的集成提供了有力保证。
    系统开放性是企业集成系统的另一个主要技术特征。实现系统开放性的关键手段是制定并贯彻执行一系列有关的标准、规范或约定,来统一这个系统部件的接口、通信和与外部的连接,使系统能容纳不同厂家制造的设备,同时又能适应未来新技术的发展。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是开放系统的两个最核心的内容,要靠有关标准来保证。
    (3)对应用世界先进技术起推动作用与企业集成系统有关的高技术,构成了自身的科学-技术-生产体系,标准化是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的标准体现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采用有关的国际标准,推动先进技术在企业集成系统中的应用,这对于提高我国企业集成系统技术水平和开发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4)对形成我国企业集成系统产业起加速作用形成我国企业集成系统高技术产业,必须实现企业集成系统应用的社会化、企业集成系统开发的工程化、成果的商品化和经营的企业化。没有标准化,就谈不上商品化的集成技术和产业的形成。
    863/CIMS主题非常重视标准化在企业集成系统中的作用,先后发布了《CIMS标准、约定和指南》和《CIMS应用示范工程规范》,作为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各项有关工作的指导,并参照执行企业集成系统有关的国际标准。这些标准和规范在863/CIMS应用示范工程的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实施企业集成系统时,一般会遇到信息分类编码问题。采用有关的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是企业集成系统实施成功的重要保证。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就是将信息按照科学的原则、方法进行分类并加以编码,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作为有关单位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信息处理与交换时共同遵守的准则。
    信息分类的基本原则是科学性、系统性、可延性和兼容性。科学性是保证信息分类稳定的条件,它要求在确定分类对象时,以信息最稳定的属性作为分类的基础和依据。系统性就是将分类后的信息进行系统化,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合理的分类体系,该体系既反映信息的区别,又反映彼此之间的联系。可延性就是要求在建立信息分类体系时预留位置,以便安置新的信息,同时还要考虑子系统的延拓、细化的可能性。兼容性就是要求相关信息分类体系间具有协调性。
    信息编码的基本原则是唯一性、可扩展性、简短、格式一致、适应性、含义性、稳定性、识别性和可操作性。代码按其功能可分成无含义代码、有含义代码等。无含义代码又可分成顺序码、无序码,有含义代码又分成系列顷序码、数值化字母顺序码、层次码、特征组合码、矩阵码和复合码等。
    涉及制造业信息化的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有:区域场所分类编码标准、组织机构分类编码标准、人事信息分类编码标准、财会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物品分类编码标准、计量单位和时间分类编码标准、文档资料分类编码标准、经营管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生产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和质量管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等。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