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双方对工程造价进行决算后,一方让市审计局对造价进行审计,审计后缩水很多,引起纠纷,在诉讼中法院又委托进行鉴定,这样出现三个结果,该以哪个为准?
-
假如是承发包双方已经对工程进行决算并已签字确认的,应作为双方结算工程款的依据。任何乙方及法院均不应再委托审价,再委托审价的结果任何一方不同意签字,便不能对抗原审价结论。
在这里有必要阐明一下审价与审计的概念及其区别。
“审价”是指工程项目通过竣工质量验收之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依据合同、国家定额及工程有关资料在办理工程价款结算以前所作的审查、核对工作,是对建筑产品价格的认定。具体做法可以由当事人双方自行协商定价,也可以委托有审价资质的机构审定最终造价。“审计”是指国家行政主管机关对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投资质量、投资过程包括工程造价实行监督、评价。审计是对国有资金投资效果的检查与监督。具体做法是由各级审计机关根据权限代表国家对国有资金的运用实行经济监督或再监督。按国家审计署、国家计委和建行联合颁发的(91)430号文件规定,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由审计署根据国家计委下达的计划制定年度竣工决算审计计划。地方项目由地方审计局制定年度竣工决算审计计划。
由此可见,审价与审计是两个既不同但又有一定联系的法律概念,是两个不同的法律行为。审价是民事法律行为,是作为平等主体的发包方和承包方之间对工程造价进行审查、核对用以确定最终结算的一种方法。当事人可以委托有审价资质的机构审价,也可由双方协商一致自行确定。审计则是政府行政行为,它以政府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为依据,是项目投资的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的监督、评价和再审查,完全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受国家行政法的调整。
审价一经审价机构审定或双方当事人认可,即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审定的造价是支付的依据,双方当事人不得反悔,同时必须执行。审计结果则对被审计单位产生约束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已确认的工程决算价款与审计部门审计的工程决算价款不一致时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电话答复意见》规定:“审计是国家对建设单位的一种行政监督,不影响建设单位与承建单位的合同效力。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案件应以当事人的约定作为法院判决的依据。只有在合同明确约定以审计结论作为结算依据或者合同约定不明确、合同约定无效的情况下,才能将审计结论作为判决的依据。”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建设工程中为该工程垫资的借款合同可以作为
-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发包方要从承包方承
- 司法解释第10条,规定当事人对欠付工程款
-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建设工程
- 《司法解释》第三条规定修复后验收仍不合格
- 承包单位实施工程时未取得资质,而完工或起
- 黑白合同普遍存在,施工企业到底如何应对?
- 工程签证的法律效力?
- 发包人指定分包商分包,审计结算该不该算分
- 因发包人原因延期开工,期间材料价格突涨,
- 在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
- 某政府机关欲建办公大楼,但资金困难,便以
- 工程竣工后承发包双方一直未结算,现发包方
- 有一个工程项目,合同价款包干价,设计变
- 什么叫“垫资”?如果承包人除垫资到结构封
- 劳务分包与工程分包有哪些主要区别?
- 《司法解释》第二十条中:“发包人在约定期
- 最近碰到“麦莎”台风侵袭,工地上的机械设
- 施工过程中,应由发包方签认的工程价款增加
- 没有营业执照、施工资质的实际施工人,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