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如何进行系统规划设计?
-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的方法论,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应采用生命周期法进行系统规划设计。
按生命周期法,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开发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可行性论证;
②初步设计:
③详细设计;
④实施和测试;
⑤运行与维护。
对中小型企业,初步设计与详细设计可以合并,内容可以简化。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设计过程采用自项向下逐步分解、不断深化、细化的方式,而实施过程则是采用由底向上逐步集成的方式。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的可行性论证、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等,均属于系统的规划设计。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采用生命周期法有许多优点,它将系统开发过程加以细化,把其每一阶段的终点作为检测点,从而提供了对大型项目作出重大决策的时机。大型重点企业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特别复杂的大型项目,其投资大,参加人员多,规划设计对整个工程的成功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此时,在可行性论证阶段结束时,需要通过评审来判断信息化工程在这个企业是否可行:是立即立项进行开发,还是停止?而在初步设计阶段结束时,则应围绕信息化工程实施的目标、总体方案、进度、经费、效益等的可行性、合理性、先进性等作出判断决策,这些对整个工程的成败将会起关键性作用。此外,由于对每个阶段的任务、内容给出了清晰的要求,使每项活动的目标更为明确。
生命周期法的上述优点在国内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已充分表现出来,但是它也有一些缺点,如开发周期过长等。这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设计效率和实施质量。当然,我们也不反对在总体方案的指导下,对子系统的实施采用快速原型法。信息化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应在不同阶段按照自上而下的原则逐步深化、细化。可行性论证的主要目的是论证企业实施信息化项目在技术、经济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可行性,而初步设计则是根据企业的需求和信息化项目的目标提出比较完整的总体方案,详细设计是对初步设计结果的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在系统运行环境、限制条件、各子系统的详细功能、信息、资源和组织及性能指标方面更为明确,使其达到可以实施的程度。
我国通过信息化工程10多年的实践,已有一些成熟经验和案例,类同企业的信息化项目的规划设计,可借助于已有的实例,但必须结合企业特点切实地解决技术问题,避免开发出来的系统不符合自己企业的实际需求。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怎样对待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 制造业信息化中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主要
-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可行性论证要解决什么问题
- 流程工业MIE中企业资源计划(ERP)系
- 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如何进行系统规划设计?
- 企业信息化网络工程实施分哪几个阶段,应当
- 什么是柔性制造系统,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 什么是面向质量的设计?它对提高产品开发能
- 什么是大规模定制生产?
-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如何与管理数字化系统集
-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实施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 影响企业信息网络设计的因素是什么?
- 流程工业MIE由哪些部分组成?如何保证各
-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效益分析有哪些主要方法
- 什么是企业网、内联网、外联网?
- 为什么CIMS的核心在子集成?
- 企业的数据库应用如何向数据仓库应用发展?
- 什么是快速原型制造?它有哪些主要的应用?
- CIMS管理信息分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 什么是敏捷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