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假设有哪些?
-
①中介语具有独立性,Corder:学习者存在一个“内在大纲”,Nemser:学习者的语言是一种“内部结构化的”系统,Selinker:把中介语和母语及目的语放在同一个平台进行比较,反映出他对中介语系统独立性的立场。
②中介语是可观察到的独立系统。三位学者都认为中介语是一个可观察到的语言系统。Corder强调通过考察学习者的“系统偏误”从而窥测其“内在大纲”,Nemser:“近似系统”是学习者在试图使用目的语时“实际运用的”偏离的语言系统,Selinker:中介语是“可观察到的语言输出”。
③中介语具有系统性。Corder强调学习者“系统偏误”对研究学习者内在大纲的重要性,Nemser:学习者语言系统中存在着大量有规律可循的“自主结构”,Selinker所说的系统性是建立在他所建构的心理语言学基础上的。
④中介语的动态特征。Corder的“过渡方言”或者“过渡能力”强调学习者语言系统动态发展的特征,Nemser用“近似系统”强调阐述学习者语言系统不断向目的语系统靠拢的过程,Selinker提出的五个中心过程均是引发中介语系统发展的潜在动因。
⑤“僵化”的心理机制。关于“僵化”产生的心理机制,Selinker把僵化产生的原因归于学习者激活的“潜在的心理结构”,即一般意义上的认知结构。大多数第二语言学习者依靠这种潜在的心理结构学习第二语言,因而无法达到母语者的语言水平。
⑥学习者的策略。Selinker提出两个策略,即“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但是他在讨论交际策略和学习策略时没有将它们与“学习者的策略”加以明确的区分。学习者的策略指的是学习者所从事的旨在学习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行为或行动,这些行为通常是学习者有意或至少是潜在有意而为。学习者的策略大致包括三个方面: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社会性策略。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情感过滤假说涉及的情感因素有哪些?
- 中介语的定义是什么?
- 举例说明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变异的主要研究
- 什么是语言习得机制?有哪些特点?
- 什么是文化适应模式?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 偏误分析有哪些贡献和不足?
- 不同的语言输入观有哪三种?它们是如何看待
- 简述关键期假说。
- 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假设有哪些?
- 请比较“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
- 什么是系统变异?什么是自由变异?
-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发展的路径是什么?
- 简要阐述中介语产生的心理过程和潜在的心理
- 偏误归类的方法是什么?
- 语言监控模式包括哪几个假说?
- 什么是普遍语法?
- 多元发展模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 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包括哪些方面?
- “语言习得机制”有哪些特点?
- 什么是语言输入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