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二力平衡”的内容标准为:“会测量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中“二力平衡”一节为“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如图8.2-2,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向挂在小车两端的托盘里加砝码。观察小车在什么条件下会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1.使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不相等: 2.使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 3.保持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 请把实验条件和现象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实验结果,总结二力平衡需要的条件。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重力、弹力、摩擦力、牛顿第一定律等知识。 任务:(1)写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二力平衡”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 (1)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能说出二力平衡的概念; ②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③能说出二力平衡的条件;④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体会运用实验研究科学问题的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想象的能力。通过实验分析,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力平衡条件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对待实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敢于发言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实验法、导学法。
    教学过程:
    ①引导学生讨论设计实验。
    ②准备器材(两端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砝码盘、砝码、细线等),制定实验步骤。
    ③动手实验,如图所示。
    ④使小车转动一小角度,探究小车的平衡条件。
    ⑤分析论证,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