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如何制定企业实施信息化工程的目标?
-
首先要根据企业的现状和经营战略目标进行信息化的需求分析,在对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化项目,为什么需要以及各种需求的紧迫程度如何。
一般说来,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是制定信息化的目标的基础,但考虑到实施信息化工程的阶段性和复杂性,还须根据信息化工程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信息化工程分阶段实施,因此除了给出总目标外,还要分阶段明确目标。
信息化工程的总目标是确定一个企业信息系统最终的发展方向,是全局性的重要问题,而阶段目标是总目标在各个阶段的具体化,一般把基础工作和企业急需且容易见到效益的内容做为第一阶段目标。近期阶段目标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不宜定得过大,完成后应能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这样,可以增强企业领导的信心,说服、教育企业员工,为下阶段工作打好基础。
由于信息化工程的复杂性,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应按分系统从多个方面进行细化。
(1)功能目标。指出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和性能,即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指出可以实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内容。
(2)应用目标。明确指出上述功能的应用覆盖面,如产品、部件、部门、车间等。
(3)集成目标。明确指出信息化工程在各阶段应达到的集成程度。
(4)效益目标。明确指出实现上述功能和应用后,对解决企业存在问题并产生经济效益所做的贡献,并尽可能量化。
信息化工程目标的实现要受到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制约,因此,在制定信息化工程目标时,要考虑一些主要的约束。一般在总体设计时的主要约束条件有:
(1)系统范围约束。信息化工程虽然包括整个企业,但由于它的阶段性,其重点是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关键问题,而‘与生产经营活动关系不十分密切的部门,一般可暂不考
(2)资金约束。企业可用于信息化工程的资金有限制,应指出可用资金数量,它对系统的规模和水平有很强的约束。
(3)资源约束。信息化工程不可能完全抛弃现有资源,应考虑如何将现有资源用于新系统中,如何集成和复用。生产设备资源,如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可以上网,则底层自动化程度可以较高;反之,则不要过份强调底层物流集成,而应以信息集成为主。
(4)时间约束。企业实施信息化工程是为了实现经营目标,解决生产、工程的重要问题,有些项目时间性很强,要使信息化工程的实施进度满足这些需求。
(5)环境约束。包括政府部门的环保限制,主管部门的行业规范、约定等。
(6)技术约束。既要考虑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技术水平,也要考虑企业原有的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水平、技术上的接受能力。应采取成熟技术,循序渐进。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观点进行妥善处理,有些功能在技术上可以实现,但经济上代价太大,而用人工可以节省开支;有的技术上有一定难度,但对企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可通过技术攻关解决。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制造系统集成总体技术的主要内容及作用是什
- 现代企业管理技术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如何实施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应用工程?
- 企业信息化工程中质量保证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 企业开发和实施集成质量系统要注童哪些问题
- 产品数据管理(PDM)如何支持并行工程的
- 什么是制造资源计划?
- 简述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任务及目标
- 机械工业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MIE
- 国内外有哪些ERP商品化软件?
- 如何把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与企业的技术创新、
- 什么是CAPP?
- 什么是最优生产技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 CIMS质量保证分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 什么是DCS?它在流程工业MIE中起什么
- 实施制造业信息化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效益?
- 什么是因特网?企业信息网络如何引入因特网
- 我国实施ERP的主要经验与教训是什么?
- 如何确定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难点和关键技术
- 常用的网络安全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