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社会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主要内容:
(1)调节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在个人与社会的发展中,语言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调节作用。维果茨基指出,正像人类要通过工具作用于物质世界一样,人类通过符号工具调节与他人的关系,调节自己的行为。在这些符号中,语言是最重要的调节工具,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
(2)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3)个体话语与内在言语在第二语言形成的初级阶段,使用的第二语言只为了实现和他人的交流,带有明显的社会性,这时的语言是社会语言;随着学习者与他人的互动增多,学习者能慢慢的感悟到语言点特征,但还不能完全掌握,这时会出现个体话语,标志着语言已经从社会层面向个人层面过渡,学习者掌握语言的能力正在提高;最后,当学习者能完全掌握语言时,个体话语会自动消失内化为内在语言,成为学习者语言体系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学习者思维的工具。
(4)活动理论“活动”指在社会文化环境中的集体互动、交流合作等社会实践。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社会性的活动为学习者提供了机会,使学习者能够接触语言的知识和技能,把外在的语言形式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体系。
意义:首先,从学科交叉来讲,社会文化理论体系原本是心理学领域的认知发展理论,被引入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拓宽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视野。其次,从社会文化理论的内容来看,社会文化理论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新观点:
(1)社会理论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具有调节个人行为和调节与他人关系的作用,人类的高级认知功能也是在参与社会文化活动中通过语言的调节形成的。
(2)对于习得过程的解释,社会文化理论不同于行为主义倡导的新习惯的形成,也不同于心灵学派普遍语法中原则与参数理论,而是关注学习的社会属性,将习得看做学习者通过社会互动,将外在语言形式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实现都语言自我调控的过程,把学习者、社会、语言联系在一起。最后,从语言习得的过程来看,最近发展区、活动理论等指导下的教学方法确实起到了促进学习者习得进程的作用。
局限:
(1)研究范围比较小。
(2)研究很多都是在课堂中进行的,不能反映自然状态下的习得状况。
(3)研究的时间比较短,缺乏长时间的纵向研究。
(4)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关注的语言习得速度等方面的问题,社会文化理论几乎没有提到。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